江苏省丹阳市第九年级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2.1 性质活泼的氧气(第二课时)
班级 备课组长
【学习目标】
1. 了解氧气的工业 。
2. 学习 氧气的原理、装置和操作。
3.学习氧气的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课前预习】
1.写文字或符号表 :
铁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磷在氧气中燃烧
加热碳酸氢铵
加热铜绿
2.工业上获得氧气是以 为原料,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的不同而分离出氧气的,通过控温度蒸发液态空气,将 先蒸发出来,余下的是沸
点较高的 ,它一般储存在 钢瓶中,以便运输和使用。从变化过程看,该变化是 (填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 通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来 氧气,其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
合物”)。
【学习过程】
三、氧气的
(一)植物的光合作用:(用文字表 表示)
(二)氧气的工业 ——分离液态空气
原理: 氮 气
净化 加压降温 蒸发分离
空气 液态空气
液态氧
的过程是 变化。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
(三)氧气的
1、〖实验一〗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原理:
(2)装置图见右,所需仪器:
(3)操作步骤:
a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装:装入药品
c 定:将试管固 定 在铁架台上(集气瓶中注满水倒立于水槽中)
d 点:点 燃 灯,加热
e 收:收 集气体
f 离:将导管 出水槽
g 熄:熄 灭 灯
(4)收集方法:① (因为 )
② (因为 )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 集气瓶 ,若木条 ,则证明为氧气
(6)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 ,若木条 ,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交流与讨论】实验注意的事项
(1)高锰酸钾的色态 。
(2)固定试管时,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管口 。(防止试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
引起试管炸裂。)
(3)导 试管内不宜 (导 试管内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和收集气体。)
(4)试管口要放 。(防止产生的氧气流将高锰酸钾粉末吹进导 ,从而堵塞导 。)
(5)实验开始后,导管口刚开始出现气泡, (要或不要)立即收集。(从试管中开始出来的气体是
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将导 到盛满水的集气瓶口收集氧气。)。
(6)排水收集 集气瓶口有气泡向外冒出时,表明集气瓶内水已排完,气体已收集满了。
(7)收集好的气体正放在桌面上。(通常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密度)
排水收集 集气瓶内不能过 。(否则不利于操作)
(8)实验完成后, 把 从水槽中移出再移开 。(防止水槽内的 沿着导管倒流入试管,
引起试管炸裂。)
【释疑】
【复习互查】
【当堂训练】
1.检验集气瓶内的氧气是否集满,最好的方法是 (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一端 集气瓶中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 将燃着的木条 集气瓶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