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年天津市基础教育 “教育创新”论文评选申报表
所属区县:津南区 学科分类:小学语文
论文编号 CX-2013-012- 论文题目 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作者姓名 于增利 第一作者 姓名 于增利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9.7 学历 本科 职务 教师 职称 小学高级 教 龄 15 邮箱 395194468@ 手机 单位 天津市双桥河第一小学 电话 指导教师 本人承诺 申请人郑重声明: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因此引发的争议及后果由申请人承担。
申请人签字:
于增利
年 月 日 学 校 审 查 意 见 经学校审查,此项成果确系申请人所有,同意申报。
领导签字: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区县教育学会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评审结果 一等奖 评审意见及违规情况记载 二等奖 三等奖 建议区级 不予评审 诚信违规 备 注 浅谈培养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之我见
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他们虽然生活在农村的土地上,但他们很少接触土地,很少在田野里嬉戏玩耍,每天只能看着“四角的天空”, 被父母“照顾”地越来越周全(各种补习班)。生活经验愈来愈少,可书本的知识却又不如城市的孩子那样丰富,所以要想让他们提取真实而生动的写作素材是很难的,但借鉴读物中的故事又少的可怜。所以农村的孩子面对写作时常常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不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在写作文时,有处下手,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激发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
1、以“趣”激趣,写他们熟悉和喜欢的内容
作文命题要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对于农村孩子应让他们多搜集农村所独有的素材。有句谚语说过:生活是知识之源泉,知识是生活之明灯。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习作时,应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提取素材。?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细心组织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激起灵感的火花。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此外,我还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教学《我想去的地方》,课前我布置学生上网搜集与关资料,课上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介绍祖国的风景名胜。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
二、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注意从文中积累好词佳句
荀子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