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个人总结
额穆镇小学 王海凤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的课程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一、然而农村小学生的作文现状却是:
首先表现在作文题材的雷同,单一。 相对城市孩子而言,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见得少,听得少,读得也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生活内容单一。所以学生的作文很多时候题材都是雷同的,内容很单一。
其次,作文内容的贫乏,有大、空、抄的弊病,缺乏真情实感。 见识面的狭窄决定了学生作文内容的单调,空洞。
再次,学生写作技能差、语病多、不会使用标点符号,作文缺乏创新精神。 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比较单一。同时,学生的句子虽是通顺的,但受农村方言的影响,语病较多。作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存在诸多问题。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培养兴趣。
针对学生对作文的惧怕心理,从培养兴趣入手,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内在动力。这句话很清楚的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因此,针对学生对作文的厌恶、恐惧心理,首先培养他们对作文的兴趣。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富有魅力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鼓励他们大胆的写出自己想说的话来。精心设计,努力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激活学生的记忆,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2、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去着力:用教师自身的感受去创设情景;用多彩的活动来创设情境。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造成目前学生作文现状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作文环境的单一,可供协作的材料太少,总是写那些司空见惯的事,难以勾起他们的表达欲望。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而流个不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开发利用农村的生活资源、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中去。为学生开拓开发作文的源泉,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从生活这块土壤上吸取知识经验。农村本就是个天地广阔、五彩缤纷的世界。生活本就丰富多彩,山川田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等。还应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在母亲节里要求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如三月的文明礼貌月,组织“献爱心”活动,向雷锋学习活动,五月的“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活动等。
3、作文教学中遵循从说到写的过程。
对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训练是否扎实。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应训练学生说写很好的结合。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了,听了,有很多想说的话要说,要尽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机会。同时,还要重视学生自由练习说的这个环节的重要性,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给学生习作带来的活力与优势。
4、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要使学生能写好作文,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能力,样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当其冲的是要上好阅读课。从阅读教学入手,从中学习写作方法。因为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叶圣陶先生曾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重要。” 课文习作范文到读写例话,正好体现了由读到写这一过程。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学生得到方法于课内,然后再得方法于课外,实际就是给学生借鉴提供范例。“语文教材编排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离开阅读教学去搞作文教学,必然使学生失去依傍而造成作文难的后果。所以,作文教学经常是以阅读教学开始的,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以及表达方法,从而供自己作文时借鉴和使用。但是,在目前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仅凭课本上的阅读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拿小学高段来说,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小学5—6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范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作文教学中有相当大的比重。的确,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感知丰富的感性语言材料,增强语言沉淀,提高读书写作的能力。对于好的精彩的地方画一画,反复的体会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写?对于典型的好词佳句抄一抄,写一写,用专门准备的练习本积累下来。这样长期坚持学生对作文也就不会感觉困难了。
总之,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训练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道德素质。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整体建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