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李商隐诗二首锦瑟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3.doc
PAGE
5-
锦瑟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解读的常用方法;
2、理解知人论世和诗歌中的典故;
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
驾驭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读懂诗歌的情感主旨。
教学难点
1、对本诗中情感的理解。
2、对知人论世和典故的驾驭。
教学方法
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过杜甫的诗歌,在大体上已经驾驭了近体诗的特点,尤其是律诗,所谓之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对诗歌阅读方法也有所了解,但是还谈不上驾驭。今日我们就接着学习诗歌,唐代另一位宏大的诗人的诗歌《锦瑟》。首先,让我们走近读者——李商隐。
二、作者简介
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举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殊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2、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三、知人论世
1、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劲,特殊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准确的说明。尽管如此,假如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时代背景
苦难时代:晚唐在地方上是藩镇割据,在中心政权是党争。以牛僧孺为首领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领的李党,这两派官员相互倾轧,争吵不休,从唐宪宗时期起先,到唐宣宗时期才结束,闹了将近四十年,历史上把这次朋党之争称为“牛李党争”。曾经有恩于李商隐的老师令狐楚则为牛党,王茂元属于李党,李商隐与王茂元之女的婚姻自然引起牛党不满,或许李商隐还不知道,看来好像为金榜题名并娶得美人归而自然得意的李商隐,此时已静静堕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之中。
对作者影响
正是这种两难的漩涡让李商隐在政治上很难有所作为,同时这种境况也影响到他的诗歌创作。
知人论世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孟子提出的文学指责的原则和方法。孟子认为,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刚好代背景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因而只有知其人、论其世,即了解作者的生活思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才能客观地正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孟子的这一原则对后世的文学指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历代文学指责家所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
课文教学过程
1、楚人宠爱的另一种丝类乐器是瑟,现已出土50余件有23弦、24弦、25弦不等。随州共出土12件瑟,均为25弦。
彩绘漆瑟主体由整木雕成,面板略呈弧形。瑟最讲究的部分是尾部的彩雕及两侧的彩绘。尾部浮雕的主体为蟠龙,两侧的彩绘则是以凤鸟纹为主的几何图案,合起来看则有龙凤呈祥的深刻意蕴
诗文梳理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琴为什么要有有五十根弦,每根弦都让我追思美妙青春。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我曾经像庄周梦为蝴蝶一样沉迷在美妙的境界中,最终我只能像望帝那样,把自己的难过托付给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过去生活的图景犹如蓝田玉山上的缕缕玉烟,依稀可见。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种悲欢离合的感情岂待如今追忆时才有,在事情发生的当时就已经感到惘然若失了。
3、首联探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托物起兴:简洁地说是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常见类型:借景以引事,触物以起情。
好处:激发读者的想象与思索;通常暗含比方,起烘托感情、渲染气氛的作用。
本诗作用:诗人以“锦瑟”喻美妙的“华年”,以“思”引发“无端”之问,开宗明义,点出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颔联探究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妙却又特别虚缈的心灵寄予;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而“晓、春”又好像蕴含了诗人对人生之路的光明与朝气的一种期盼。
(2)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特别欢乐,闲情逸致,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
庄子认为人们假如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欢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