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导学案.doc

发布:2017-02-02约1.91万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3 湖南省望城县金海双语实验学校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课型: 综合课 设计: 审核: 审批: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 月 日 星期 课题: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第 2 课时 累计 课时 学习过程(定向导学:教材 47 页至 48 页)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一、解读目标 导入: 目标: 1.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变化。 2.能灵活运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知识。 二、夯实基础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气体成分变化: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减少, 的含量增加。 2、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肺泡外面的包绕着丰富的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 。 3、气体交换: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 【测一测】 1、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这说明( ) A、人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B、人呼出的气体不含氧 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D、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增加 2、(2009 山东青岛)下列叙述中,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肺泡数目极多 B 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C 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认真了解学习目标,圈点勾画关键词语,把握学习重点和难点。 【划一划】 独学:不要急于完成导学案,先在书本中找到答案并做好笔记吧! 【看一看】 对学:三人共同体之间相互检查、纠错,从错误原因着手,纠正错误,并解决独学中产生的疑问。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和方法 三、能力提升 1、氧气被运送到哪里?在什么部位被利用?二氧化碳来自于哪里? 2、如下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内气压最大状态是【 】,此时,肋间外肌(肋骨间的肌肉) ,膈肌 ,肺正在进行 。 (2)膈肌收缩最紧张的状态是【 】,此时,肋间外肌 ,肺正在进行 。 7.会游泳的同学往往有这种体会: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 四、知识梳理 1、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运用: 五、过关检测 1、(2008 长沙,11)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A 肺泡数量多 B 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 肺泡壁薄 D 以上都是 2、(2009 武汉)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 A 气体扩散作用 B 呼吸运动 C 气体的过滤作用 D 气体的压力 3、(2009 武汉)当膈肌收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膈顶部上升 B 胸廓容积缩小 C 肺内气压增大 D 气体进入肺内 4、《课时先锋》P23-24,第1、6、7、9题 【课后反思】 课堂效果自评: 学法指导: 1、独学:自己尝试解决能力提升的问题。 2、群学:共同体讨论所有答案,得出你们组的结论。 【提示】 解题抓住关键: 容积变化→气压变化→气流变化 【拓展】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反之,则没有二氧化碳。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吗? 中考分析: 题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 分值:选择题2分 选择题主要与图、曲线结合 考点: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原理及各部分的变化 【想一想】同一个知识点,有哪些不同的出题方式? [基础训练] 1.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的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具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D.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相同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金属晶体 2.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不同 D.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是金属晶体 3.金属的下列性质中,不能用金属的电子气理论加以解释的是 ( ) A.易导电 B.易导热C.有延展性 D.易锈蚀 4.下列晶体中由原子直接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