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骆驼寻宝记》教案3.doc

发布:2016-06-05约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骆驼寻宝记 教学内容 教材6l一69页。 _ ◆知识和能力 1.理解课文丰富内涵,学习本文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2.学习本文精巧的构思。 3.通过片断练习,培养学生想像力。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议”、“讲”、“演’’使学生感受学习童话的快乐,l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童话的兴趣。 2.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了解治理沙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l_学习骆驼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参与环境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品析本文语言特点:虽朴实却非常鲜明、生动、准确,富有感染力? 2.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难点 查阅资料;品析本文语言特点。 ◆突破方法 通过“读”、“议”、“演”、“练”使学生掌握、运用语言;通过片断练习,叙述骆驼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想像。通过提供资料库,介绍查阅资料的方法,指导查阅资料的步骤,降低查阅资料的难度。 ◆教师准备查阅资料,了解改造沙漠的良方,印发《拐弯处的发现》一文。◆学生准备制作课文中出现的动物的头饰。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l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1.导入激思 1.思考交流2.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2.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品分析、赏读 3.个性化自读、发言 一、导入激思(约 分钟) 学生活动 1.(板书:黑板左侧写一“宝”字) 我想向同学们请教一下,在你 眼中,什么是宝?(目的是唤醒 交流思想深处的素材,便于与 作品沟通) 2.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犟龟》 这篇童话。犟龟那执著的精神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童话的主人公 是一只骆驼,(板书课题)这是 怎样一只骆驼呢,和犟龟有哪 些相似之处呢? 1.3~4位同学发言,力求发言有代表性: 情况一:学生认为“真情”是宝,诸如亲 情、友情等。 情况二:学生认为“知识、才华”是宝。 情况三:学生认为“优秀的品质”是宝,诸 如诚实、谦逊、勇敢。 2.回忆、描述犟龟的形象。使新知与旧知 间建立某种联系。 、 (请1—2位同学描述即可) 二、初读、整体感知(约 分钟) 学生活动 1.引导认识读童话是快乐的,因为童 话是心灵的净化剂。范读前三自然 段,然后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课文。 2.给你一个舞台,展示你的风采。(根。 据学生朗读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 3.指名认读“字词积累”中的词语,师 强调如下几个读音:淙淙、踽踽。 1.听读课文,注意朗读语气(提示:童 话阅读的主体是孩子,它究满了想 像和夸张,读时一要注意语气要抑 扬顿挫。如“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 件无价之宝”一句中“遥远”一词要 拖长声音,“无价”重读,“好消息轰 动了整个禽兽国,飞禽走兽们个个 跃跃欲试火烧火燎地要去寻宝”语 速要快些,读出禽兽们急切的心情, “跃跃欲试,火烧火燎”要读出讽刺 语气,“比蒲扇还大”、“一千公斤香 蕉”要读夸张嘲讽的语气,读“金丝 猴”上路时,应表现出金丝猴高傲娇 贵的神气劲。对第三段几种动物上 路表现是略写,读时速度要快,还要 注意精神放松、感情投入,这样就会 很自然地与课文情节内容和谐一致 了) 2.学生戴上自制的动物头饰,充当角 色,在朗读的过程中,模仿文中描写 的动物的样子,学动物的叫声,表演 动物们争相上路和纷纷半途而废的 情景。 3.个别朗读,齐读,批注读音。 三、品析、赏读(约 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课文的层次非常明显,请同学 们给课文划分层次。 2.提问:课文题目是《骆驼寻宝记》,为 什么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众多动 物在寻宝途中的表现呢? 3.语言赏析:结合课后练习二,说说作 者是怎样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的。 (为了便于学生描述,老师可先做一 个示例:作者用了“一群”、“挤在一 起”来表现鸭子喜群居的特点。把 鸭子寻宝的动机说成是“买个清水 池塘……洗澡”,写出了鸭子喜欢戏 水的特点……) 1.浏览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1—10段),写各种动物 纷纷踏上寻宝的道路又全都半途而 废的经过。 第二部分(11~19段)写骆驼历尽千 辛万苦终于寻到了宝贝。 2.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没有太大困 难,因为在《爱莲说》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