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ppt

发布:2016-11-28约1.04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脂肪性肝病 王宝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脂肪肝的概念 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细胞脂肪变和脂肪储积。 正常肝脏含脂量2-4%,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见肝组织的1/3以上肝细胞脂变时,称为脂肪肝。 脂肪性肝病的分类 1. 酒精性脂肪肝(AFL): 与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硬化 统称酒精性肝病(ALD)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单纯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肝硬化(隐源性) 另有:急性脂肪肝(肝细胞小囊泡性脂变) 妊娠急性脂肪肝、四环素中毒、Reye综合症等 NASH命名的历史沿革 1979年11月AASLD第30届年会(芝加哥) ——Miller,Ishimaru,Klatskin提出 “非酒精性肝病”(Non-alcoholic liver disease) 发现其病理改变类似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但病人确无饮酒史。脂肪浸润(96%) ,Mallory小体(74%) ,中性粒细胞浸润(59%),严重肝细胞损伤(93%),纤维化(100%)。 1979年11月, Am J Med ——Adler和Schaffner提出“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fatty liver hepatitis and cirrhosis) 1980年8月, Mayo clinic Proc ——Ludwig等提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以NAFLD和NASH来命名正受到争议 目前没有其他肝脏疾病诊断为“非…”(non…) 不饮酒并非该病的最重要特征,现在已经认识到有多种病因同NAFLD和NASH发病相关 ——有人建议将原来的命名进行更新, 如:代谢综合征性脂肪性肝炎(metabolic syndrome steatohepatitis,MSSH / MESH)等 . 脂肪肝流行病学—中国 人群总患病率约10% 上海教师 1600人 8.8% 杭州职工 3015人 5.2% (男 7.06 %,女 3.23 %) 南京干部 1119人 10.2%(男11.4 %,女 6.8 %) 四川寺僧 0.27% 引自刘天舒,余永谱,王泓,梁西等,流行病调查资料 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率 (浙江绍兴市共调查11372人) 年龄 机关职员 饮食业 工人 (4111人) (3282人) (3979人) 20-30岁 1.33% 3.66 % 2.43 % 30-40岁 5.98% 6.56 % 4.01 % 40-50岁 14.66% 12.40 % 10.46 % 50岁以上 27.99 % 26.00 % 16.09 % 何江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3):169 上海市成人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 随机多层整群抽样3175人 脂肪肝患病率20.82%,调整后17.29% NAFLD 92.44%, AFLD 3.48%, 可疑AFLD 4.08% 引起脂肪肝的危险度(与对照组比): 重度饮酒 3.6 肥胖 11.6 二者并存 17.1 高危因素: 年龄, 肥胖(BMI,WHR,腰围), 糖代谢紊乱(空腹,餐后2h血糖),血脂异常(TG,TC,LDL-C,HDL-C),高血压(SP,DP) . 脂肪肝患病率正不断上升,人群呈年轻化趋势 北京市14家单位体检结果 NAFLD 流行特征 饮酒与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关系 日均饮酒量 饮酒人数 AF患病率 G/d n % <20 880 3.52 20~ 170 8.24 30~ 4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