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是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一课。本课主要内容涵盖了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和教化理念的演变。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课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以法律与教化为切入点,探讨了近代西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演变。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2.掌握近代西方教化理念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解。
教学重点: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
2.近代西方教化理念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2.学生对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1.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2.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入相关案例,引发学生对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思考。
2.导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讲解: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重点阐述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点和教化理念的演变。
4.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5.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理解和看法。
6.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通过分析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研究,形成对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的深入理解。同时,本课还旨在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使学生能够对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此外,通过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使学生能够将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制度放入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进行理解和评价。最后,通过批判性思考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提高学生对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特点。具体包括:
(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例如,英国的普通法体系、成文法体系的形成,法国的大革命时期的法典制定等。
(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特点:例如,法治原则的确立,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法律的明确性和稳定性等。
(3)近代西方教化理念的演变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例如,从宗教教化到世俗化教化的转变,教化与法律的关系等。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具体包括:
(1)法律与教化的区别与联系:例如,法律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行为,而教化则是通过道德教育等方式引导行为。
(2)法律与教化在社会治理中的相互作用:例如,法律可以规范行为,教化可以引导道德观念,二者共同维护社会秩序。
(3)法律与教化在近代西方法律制度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如何通过法律和教化手段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2.辅助材料:收集相关的历史图片、图表和视频,例如关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发展的图片、教化理念演变的图表等,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将教室布置成适合小组讨论和互动的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足够的空间供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展示一系列与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如法庭审判、戒尺惩罚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同时,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法律和教化在社会治理中扮演着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