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docx
第9课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选自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主要内容包括近代西方的法律体系、教化制度及其演变过程,重点涉及拿破仑法典、英美法系、德意志法典等法律文献,以及宗教改革对教化制度的影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核心素养:1)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分析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演变,使学生能够理解法律与社会变革的关系;2)唯物史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与教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3)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解读法律文献,提高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4)家国情怀,使学生认识到法治与教化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增强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高二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但同时也面临着学业压力和自我认知的挑战。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对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具体内容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填补这一知识空白。
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然而,对于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概念,学生的分析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能还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需要通过具体案例的学习来培养。
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度不高的问题,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此外,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互动能力也有待加强。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对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兴趣和认识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其次,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将得到锻炼;最后,学生的法治意识和道德素养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提升。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笔记本电脑、网络连接。
2.课程平台:历史教学平台,用于展示教学课件、在线测试和互动讨论。
3.信息化资源: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相关文献资料、图片、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如拿破仑法典的样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
1.结合时事新闻,提出问题:“在现代社会,法律和教化对人们的行为有何影响?”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思考法律和教化的概念及作用。
3.提出本节课主题:“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并简要介绍课程内容。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演变(5分钟)
详细内容:
-介绍拿破仑法典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比较英美法系和德意志法典的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教化制度的演变(5分钟)
详细内容:
-分析宗教改革对教化制度的影响,如宗教改革对教会权威的挑战。
-探讨近代西方教化制度的变化,如国家教化与世俗教化的关系。
3.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影响(5分钟)
详细内容:
-分析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法治观念的普及。
-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教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三、实践活动(15分钟)
1.角色扮演(5分钟)
详细内容:
-学生分组扮演拿破仑、英国法官、德国法学家等角色,模拟讨论法律制定的过程。
2.小组讨论(5分钟)
详细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在历史上有哪些积极意义?
-每组选取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案例分析(5分钟)
详细内容:
-提供一个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案例,如某国宪法改革。
-学生分组分析案例,讨论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1.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对个人行为的影响(5分钟)
举例回答:
-学生A:“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普及使人们更加注重个人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学生B:“法律和教化使人们形成了遵守规则的意识,有利于社会稳定。”
2.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5分钟)
举例回答:
-学生C:“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的推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生D:“法律和教化使社会更加公正,减少了社会矛盾。”
3.近代西方法律与教化对文化传承的影响(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