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固体制剂第八章 - 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药 剂 学(Pharmaceutics) 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 胶囊壁溶解 易溶性和刺激性药物如碘化物、氯化物等 刺激胃粘膜 风化失去结晶水药物 胶囊壁软化 易吸湿潮解性药物 胶囊壁干燥变脆(改善处方可延缓或预防胶囊壳变脆) 2、软胶囊剂的制备 软胶囊剂由软质囊材与内容物组成。 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是软胶囊剂成型的基础,它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其重量比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 :1。 增塑剂调节囊壁的可塑性与弹性,防止囊壁失水,避免软胶囊剂硬化和崩解时间延长。常用增塑剂: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软质囊材也也可加入防腐剂、遮光剂、色素等成分。 内容物:液体、混悬液、半固体和固体 三、制备工艺与设备 制备方法与设备:滴制法是将药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 一般工艺流程: 常用的冷却液有:液体石蜡、植物油、二甲基硅油和水等。 滴丸的质量检查 课后作业 固体制剂的特点 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 散剂的特点及制备工艺 颗粒剂的特点及制备工艺 片剂的特点 片剂的常用辅料及举例 片剂的制备方法与分类 湿法制粒压片法工艺流程 干法制粒压片法工艺流程 压片过程三大要素 片剂包衣的目的、方式 片剂质量检查项目 滴丸剂重量差异较大,液滴大小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大小。 滴丸剂多用于剂量控制较为宽松的中药。 在制备过程中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关键是: 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格的滴管内外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液压恒定,及时冷却等。 制备要点 外观 要求大小均匀,色泽一致,无黏连现象,表面无黏附的冷凝液。 重量差异 溶散时限:普通滴丸应在30 min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 h内全部溶散。 滴丸剂的平均重量 重量差异限度 0.03g以下或0.03g ±15% 0.03g以上或0.30g ±10% 0.30g以上 ±7.5% § 7.膜剂 膜剂(FILM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 膜剂给药途径广:可供口服 、口含、舌下给药,也可用于眼结膜囊内或阴道内;外用可作皮肤或粘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 膜剂分为单层膜、多层膜(复合)与夹心膜等。 厚度一般为0.1~0.2 mm,面积为1 cm2的可供口服,0.5 cm2的供眼用。 (一)概述 膜剂的特点 膜剂优点: 药物在成膜材料中分布均匀,含量准确,稳定性好; 膜剂中药物的溶出和吸收快 制备工艺简单,生产中没有粉末飞扬 膜剂体积小、质量轻,应用、携带及运输方便 膜剂缺点: 载药量小,只适合于小剂量的药物, 其重量差异不易控制,收率不高 (二)成膜材料 (1) 生理惰性,无毒,无刺激,无不适臭味; (2) 性能稳定,不降低主药药效,不干扰含量测定; (3) 成膜、脱膜性能好,成膜后有足够的强度和柔韧性; (4) 用于口服、腔道、眼用膜剂的成膜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水溶性,能逐渐降解、吸收或排泄;外用膜剂应能迅速完全释放药物; (5) 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理想的成膜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来源:醋酸乙烯→聚醋酸乙烯+甲醇→PVA 规格:PVA 05-88和17-88 聚合度:500~600和1700~1800,分别用05和17表示。 醇解度:均为88%±2% 。 应用:前者水溶性大而柔韧性差,后者水溶性小而柔韧性好,两者以1:3混合使用。 性质:对粘膜和皮肤无毒、无刺激性。吸收少,48小时后80%随大便排出。 PVA是目前国内最常用的成膜材料。 (1)聚乙烯醇(PVA) (二)成膜材料 来源:乙烯 + 醋酸乙烯→EVA EVA的性能与其分子量及醋酸乙烯的含量有很大关系。 分子量增加,共聚物玻璃化温度和机械强度增加 醋酸乙烯的比例越大,材料溶解性、柔韧性和透明度越大。 本品成膜性能良好,膜柔软,强度大,常用于制备眼、阴道、子宫等控释膜剂。 (2)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二)成膜材料 三、膜剂的制备 主药 0~70%(W/W) 成膜材料(PVA )等 30~100% 增塑剂(甘油、山梨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