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比大小》(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第一单元《比大小》(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比大小》是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单元的内容。本章节主要围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展开,包括整数大小的比较、小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大小的比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比大小的方法,学生能够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学会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现实问题;通过逻辑推理,学生能够理解比较大小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通过直观想象,学生能够借助图形理解数的相对大小;通过数学运算,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大小比较的计算;通过数据分析,学生能够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数学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
②能够正确运用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比较时间长短等;
③理解“相同单位”的概念,并能够在比较不同单位时进行适当的转换。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小数和分数大小比较的原理,特别是小数点位置对大小关系的影响;
②将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迁移到小数和分数的比较中,特别是小数和分数的位数不够时如何比较;
③在实际情境中,如何根据问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考虑单位的转换问题;
④培养学生在比较过程中保持逻辑清晰,避免因位数或小数点错误导致比较结果错误。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数字计时器、计算器。
-课程平台:数学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比较大小相关的动画演示、教学视频、在线练习题库。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卡片、图表、练习册。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教师通过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比较大小的情况?”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比较大小这一数学概念的兴趣。
-回顾旧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整数加减法,强调在计算过程中有时需要比较大小来决定运算的顺序。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比较大小的方法,详细讲解整数、小数和分数大小比较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举例说明: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如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等,帮助学生理解比较大小的方法。
-互动探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自己比较大小,并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中的比较大小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较大小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练习册中的比较大小练习题,以及思考如何将比较大小的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6.课堂拓展(约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比较大小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比较不同时间的长短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7.课堂小结(约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比较大小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8.课后反思(约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比较大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生写下自己的反思,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9.教学评价(约5分钟)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对学生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比较大小知识的掌握程度。
-学生根据教师评价进行自我评价,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改进方向。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家的故事》:介绍历史上著名数学家在比较大小的研究中的故事,如阿基米德如何用比较方法测量皇冠的纯度。
-《生活中的数学》:收集日常生活中与比较大小的例子,如烹饪时的温度测量、购物时的价格比较等。
-《数学思维训练》:提供一些比较大小的高级问题,如比较两个无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复数的大小等。
-《数学竞赛题库》:选取一些适合四年级学生的比较大小竞赛题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比较大小游戏,如比较不同物体的重量、长度等,并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比较大小实例,如比较不同季节的气温、比较不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