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语文第3单元教案课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8 哪吒闹海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会读、会写、会组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习课文,体会哪吒所具有的为民除害、伸张正义和与恶势力英勇斗争的精神。
3.边读课文边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练习讲故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主人公的勇敢和强烈的正义感。
2.分析重点句。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本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确10个字只识不写。
3.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
交流预习情况。
1、着重提示字音、字形。
(1)读准字音
混:“混”在“混天绫”中的读音是“hún”,另一个读音是“hùn”,组词为“混合”。
“兴”在文中“兴风作浪”的读音是“xīng”,另一个读音是“xìng”,组词是“高兴”。
即:读音是“jí”,不是“jì”。
另外读准平舌音“澡、罪”,翘舌音“称、治、扔”等。
(2)注意字形
霸:注意上面是个“?”,不是“雨”。
晃:上下结构,上窄下宽,下面是个“儿”,最后一笔是竖弯钩。
扔:“扔”字右边是“乃”,不是“及”,最后一笔是撇。
2、查词典,解释词语。
随即:表示紧接着前一动作或情况之后立即发生,相当于“随后就”。
火焰:火苗。
胡作非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兴风作浪:刮起大风,掀起波浪。
机灵:聪明伶俐;机智。
摇晃:摇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4)找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
2、写出每一个自然段的大意。
第一自然段:哪吒决心治治龙王父子,为老百姓出气。
第二自然段:哪吒带着法宝跳到海里,龙王派夜叉查看。
第三自然段:哪吒打死了夜叉。
第四自然段:哪吒打败了三太子。
第五自然段: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起因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2、组织学生研读。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
(1)用“因为……所以……”表达句子。
(2)想象“兴风作浪”的情景,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进行破坏活动的?
如掀大浪打翻小船等。
(3)哪吒要治龙王父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哪吒有很强的正义感,同情关爱老百姓。他是一个很善良、很勇敢的孩子。
3、指导朗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哪吒为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会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导入新课
解题:《哪吒闹海》
题目中有一个描写动作的词语,是“闹”字,围绕这个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1)为什么闹?(上节课已解决)
(2)怎么闹?
(3)闹的结果是什么?
三、复习上节课学的内容
为什么闹?
东海龙王父子做坏事祸害老百姓,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这是他闹东海的原因。
四、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1、学习第二自然段“一闹”。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表示他的动作的词语。(跳进、取下、摆、掀起)
(4)东海龙王是怎么做的?巡海夜叉是海里的小鬼,他出去查看会怎么样?请看书上的插图。
2、学习第三自然段“二闹”。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
(3)哪吒做了什么?画出相关的句子。理解“身子一闪”“躲”“随即”“取下”“扔”。
(4)什么是机灵?哪吒的机灵体现在哪儿?
哪吒很勇敢,夜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一下子就被哪吒打死了。
(5)得知这一切后龙王是怎么做的?学习第四自然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三闹”。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哪吒与三太子的战况如何?你能把他们交战的情景讲出来吗?
(4)画出关键词语。
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一纵身”“趁势”说明哪吒的反应很快,身手矫健灵活,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小英雄。
4、小结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描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掀起滔天巨浪,打死夜叉,打败了三太子,收拾了龙王父子,为百姓出了气。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这一段写的是“闹”的结果。
龙王:不敢胡作非为,不敢做坏事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