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音成分的竞争与叠置-暨南大学学报.PDF

发布:2017-08-07约8.6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6年第6期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125期 No.125 No.62006 of andSocial Sum JournalJinan Sciences) University(Philosophy L,目目于H,I【语言学研究】71.J 交界地带方言不同来源及层次 语音成分的竞争与叠置 顾黔 (南京大学中文系,南京210093) [摘要]汉语方言中有许多语音变化及语音形式很纷杂,主要有三种情况:1.同一来源语音发生了不 同的演变,形成新老不同的语音形式。2.不同来源在同一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语音历史层次。3.多种来源或 多种层次在同一地区共存,形成竞争和叠置局面。我们在江苏境内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界地带,常常看到第 三种情况,有些口语词显然不是由同一韵类演变而来,有些则反映了不同的语音层次,因此不能进行同源的 平面比较,但是可以视为不同来源或不同层次的语音形式在这种过渡地区的竞争和叠置。 [关键词]汉语方言;江淮官话;历史层次;语音叠置 [中图分类号】H172.4[文献标识码]A 表示实际的音值,即使它们貌似某些方言的具 体发音,也不例外。 e ou ei ai aoeu Y[1]a 在江苏境内江淮官话与吴语的交界地带, ji ia i3 iou 方言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在长江两岸的10多 U Ua UelUal 个市县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布点密集的调查,达 iu[Y] or anall 400多个方言调查点。其中南通市通州金沙、 an9 on9 len in 镇江丹徒水台、泰兴应达这三点,地理分布大致 lan9 mn9 udnuen an 和南部江淮官话与吴语的边界线平行,间隔也 uan9 比较平均,相互间的直线距离约为80到90公 lUanlUen lUon 里。通州金沙和泰兴应达两个点在江北,一个 aq eq oq 点丹徒水台在江南。这三点方言均为官话,都 iaqi6qieqioq iq 紧靠南邻的典型北部吴语的最前沿。我们即以 uaquequoquq 此三点为基础,尝试归纳出一套南部江淮官话 mq 的通语音系。关于南部江淮官话的通语音系, 这套韵母系统的特点是入声只有一个塞音 前贤有所涉及,ll。21我们此次调查和归纳更为韵尾,用/q/表示。鼻音韵尾,用[n]和[ng]两种 具体而系统。Ⅲ 类型表示,其实这两个鼻音韵尾并没有音位对 南部江淮官话通语的韵母系统如下。请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