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指导第四章》.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
1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 .发展勤奋感
B.培养主动性
C.形成亲密感
D.建立自我同一性
参考答案: D 我的答案:未作答
参考解析
[ 考查要点 ] 本题主要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 名师详解 ]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
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 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
(3) 主动感对内疚感 (4— 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 (4)勤奋感对自卑感 (6— 11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 (5)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 岁 )。该阶段的发
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亲密感对孤独感 (成年早期 ) 、繁殖感对停滞
感( 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成年晚期 )。
3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 )
.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参考答案: C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注意的品质”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注意的品质包括: (1) 注意的范围,即注意的广度,即一瞬间意识能把握的事
物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能否较长时间地集中于某一事物上; (3) 注意的转移,
即注意能否根据需要较快地从一事物转移到另一事物上,其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 (4) 注
意的分配,即能否同时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事物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中学”的过程。这一观点
是由( )提出的
.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维
D.凯洛夫
参考答案: 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外著名教育家的教学思想”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
解。
【名师详解】 19 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
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他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
统、方法四个阶段。 17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 “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
,
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的基础之上。
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
教学过程
分为:感知、记忆、理解、判断。
19 世纪末,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
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
是“从做中学” 的过程。 它以新的知识观和知
识形成观作为教学理论的基础。他从实用主义哲学出发,反对赫尔巴特的“以教师为中心”
的教学过程阶段理论, 提出“以儿童为中心” 和“从做中学” 为基础的教学过程的阶段理论。
20 世纪 40 年代,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C。
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
象是( )反应。
.压力
B.挫折
C.焦虑
D.愤怒
参考答案: B 我的答案:未作答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情绪的表现特点”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 从心理学上分析, 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 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个
体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和愤懑。所以本题选 B 。
6 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参考答案: D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知风格的分类”
【名师详解】 冲动型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
有时还没弄清问题的要求, 就开始对问题进行解答。
,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所以说, 冲动型往往强调的是速度而不
是精度。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
7 学生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引发的学习动机,属于( )。
.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参考答案: A 我的答案:未作答
参考解析
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内部动机,学习兴趣属于个体的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