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是一张纸 第1、2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11.我是一张纸第1、2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1.我是一张纸第1、2课时(说课稿)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
《我是一张纸》第1、2课时,全国通用二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本节课以纸张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起源、制作过程、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内容与课本《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相连,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实际。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探究纸张的来源和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环保,形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纸张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历史背景;
②纸张的制作过程,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纸方法;
③纸张的种类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纸张制作过程中化学反应的理解,如纤维的分离和漂白;
②纸张环保知识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纸张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和分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脑、投影仪、打印机、剪刀、胶水、纸张样品、显微镜等。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等。
-信息化资源:有关纸张历史的PPT课件、纸张制作过程的视频资料、环保知识相关的动画或短片。
-教学手段:实物展示、小组讨论、实验操作、角色扮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张普通的白纸,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纸是从哪里来的吗?”
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是一张纸’的故事。”
二、新课讲授
1.纸张的起源与发展
1.1老师展示关于纸张起源的PPT,引导学生了解纸张的起源地——中国。
1.2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古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对纸张的制作有初步的了解。
1.3讨论纸张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如书写、绘画、记录等。
2.纸张的制作过程
2.1老师讲解纸张制作的基本步骤,如原料选择、打浆、抄纸、压榨、干燥等。
2.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亲自体验造纸过程,加深对造纸技术的理解。
2.3比较不同造纸工艺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纸张质量。
3.纸张的种类与用途
3.1老师展示各种类型的纸张,如新闻纸、打印纸、宣纸等,让学生了解纸张的种类。
3.2讨论纸张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书写、绘画、包装、装饰等。
3.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纸张,减少浪费。
4.纸张与环保
4.1老师讲解纸张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如水资源、能源消耗等。
4.2学生讨论如何节约纸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三、课堂活动
1.互动问答
老师提出关于纸张起源、制作、种类、用途等问题,学生回答,并进行评价。
2.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如何节约纸张”这一主题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3.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造纸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课堂总结
1.老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纸张在人类历史、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使用纸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践行环保理念。
五、课后作业
1.搜集有关纸张的历史资料,撰写一篇关于纸张的短文。
2.设计一个以“节约纸张”为主题的宣传海报或标语。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纸的故事》:这本书详细介绍了纸张的历史、制作工艺以及纸张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环保造纸术》:该书介绍了环保造纸的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适合学生了解环保造纸的重要性。
-《纸的演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纸张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纸张的特点。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查阅书籍或网络资料,了解纸张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组织学生参观造纸厂或博物馆,实地观察纸张的制作过程,加深对造纸技术的理解。
-设计一个关于纸张的环保项目,如制作环保笔记本、设计环保宣传册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不同类型的纸张,如宣纸、草纸等,体验传统造纸工艺的魅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研究纸张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艺术、科学、教育等,探讨纸张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开展环保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业人士分享纸张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可以创作关于纸张的诗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