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备考大气热力环流.docx

发布:2025-03-11约6.67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课时2大气热力环流

课程标准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

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地理实践力)2.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相关自然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地理实践力)

知识点一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1.大气运动

类型

表现

垂直运动

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

水平运动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2)原理

(3)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处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②B、F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③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核心归纳热力环流中的几种关系

温压关系

只考虑热力因素,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风压关系

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

气压和高度的关系

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海拔越低,气压越高

等压面凹凸关系

高气压处等压面上凸,低气压处等压面下凹。近地面与高空等压面弯曲方向相反

(2024·江西南昌期末)读“地理课堂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

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

A.大气受热过程B.水循环

C.热力环流D.海陆热力差异

答案1.A2.C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由于热水和冰块使得实验箱中受热不均。冰块的底部,烟受冷下沉,而热水处,烟受热上升;顶部,烟从热水上部流向冰块上部,底部由冰块流向热水,故选A。第2题,热水和冰块代表地面受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C正确;大气受热过程有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辐射加热大气的过程,A错误;水循环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径流等环节,B错误;海陆热力差异是海洋和陆地接收太阳辐射后增温的速度和幅度不同导致的,D错误。故选C。

(2023·江苏南通月考)右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a、b曲线表示等压面)。据此完成3~4题。

3.关于图中气压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④③

4.图中气流运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②→①B.①→④

C.③→④D.③→②

答案3.B4.C

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地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中①④位于高空,②③位于近地面,因此气压③>④、②>①,A、D错误;③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②处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而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因此气压②>③,④>①,B正确,C错误。故选B。第4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气压②>③,④>①,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因此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是②→③,④→①;③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②处空气冷却下沉,因此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是③→④,①→②。故选C。

知识点二常见的热力环流

1.城市风

形成

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释放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空气下沉距离之外,避免污染物通过热力环流进入市区

2.海陆风

形成

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

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3.山谷风

形成(山坡的冷热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升温快,山坡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相同高度的山谷上空降温快,山坡气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形成山风

影响

①夜晚谷地中盛行上升气流,气流上升过程中降温,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②山谷(小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小盆地),使谷底(小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小盆地)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图为我国西南某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

1.[综合思维]比较“穿堂风”流入区和流出区气温、气压差异。

答案流入区:气温高、气压低;流出区:气温低、气压高。

2.[地理实践力]在图中画出白天“穿堂风”完整的热力环流。

答案

3.[综合思维]简述“穿堂风”形成的基本原理。

答案白天,在太阳辐射照射下,山林增温慢,气温较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石质地面增温快,气温较高,空气上升,近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