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级: 小组: 姓名:
PAGE 8
PAGE 7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作用。
2.运用图示说明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
3.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热岛效应。
【课前知识梳理】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
(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
2、受热过程(填出①~⑨代表的含义))
(1)两个过程
名称
具体过程
结果
地面增温过程
大部分A__________________透过大气到达地面
使地面增温
大气增温过程
地面增温后以B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向近地面大气传递热量
使大气增温
削弱作用:大气层中水汽、云层、尘埃等对少部分太阳辐射的吸收或反射
(2)两个作用
保温作用: 弥补了地面热量损失,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3、意义eq \b\lc\{\rc\ (\a\vs4\al\co1(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 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思考)1、为什么“高处不胜寒”?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________差异。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1)概念:
是由_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__________的最简单形式。
(2)形成过程
①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________;
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
②B、F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________;
C、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________流
向________,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3)常见形式:
________、城市风、山谷风。
(思考)2、古诗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你能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吗?
【课堂互动探究】
★知识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一)
1、结合教材图2.2,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据图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3)阴天的白天气温比较低的原因?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在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5)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归纳总结】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反射散 射吸收
反射
散 射
吸
收
太阳辐射
O3→紫外线
CO2→红外线
地面
大气上界
图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主要方式
O3(平流层)吸收紫外线
有选择性 CO2(对流层)吸收红外线
吸收 可见光的吸收很少
削弱方式最弱
例子:平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上升
无选择性
表现:云层、较大颗粒的尘埃
(云层越厚,云量越多,反射越强)
反射 削弱方式最强
例子: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
世界最热的地区不在赤道,而在北纬20o-30o的沙漠地区
常见现象树阴下,房间里无阳光处仍然明亮
常见现象
日出天已明,日落天不黑
散射 若质点是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时→有选择性(波长越短,散射越明显)
两种情况如晴朗的天空蔚蓝色
两种情况
若质点是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时→无选择性
如在阴天时,或者大气中尘埃、烟雾较多时,天空呈灰白色
2、大气的温室效应—(分析一地夜晚气温的高低,要考虑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及其转化
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
地面升温
大气升温
大气辐射
地面辐射
地面保温
透过大气
短波辐射
大气吸收
长波辐射
大气逆辐射
长波辐射
(2)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一是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
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CO2对地面长波辐
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将地面辐射释放的热量大
部分保存在大气中。
二是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大气吸热后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
(3)大气保温作用的物理过程(如下图)
①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太阳暖大地)
②大气增温—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保持热量;(大地暖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