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教材第57页例1、例2,第58页课堂活动1、3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从中体会11~20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通过数一数,捆一捆,摆一摆等方法,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会读、写各数,理解数位和位置值。
3、在与同伴合作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从中产生主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感情。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认识数位“个位”和“十位”。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位置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今天老师跟你们带来了一个小伙伴—孙悟空。孙悟空,有一样本事,就是会变金箍棒。
出示投影:猴子变金箍棒
8根 10根 11根
有什么方法可知道他变了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2、你能用你喜欢的方法,很快地数出他变的小棒吗? 还能用我们学过的10以内的数来表示吗?
3、揭题:认识11~20各数
二、自主探究。
(一)、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
1、孙猴子变得小棒越来越多了,一根一根地数,你感觉怎么样?(太慢,麻烦)用什么方法摆,让别人也能很快的看出来是11根呢?
2、摆小棒,感知“十”。
(1)动手操作,摆一摆。
(2)汇报交流,比较:哪种方法能很快看出是11根。
(3)先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摆一摆11根小棒。
3、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区别。
一捆小棒是1个十 一根小棒是1个一,
10根小棒就是10个一
(1)捆好的10根小棒和没有捆好的小棒有什么区别?
相同:他们同样多,都是10根
不同:一捆小棒是1个十, 十根十根地数
没捆好的是10个一,一根一根地数
看图小结:一捆小棒1个十,一根小棒1个一。10个一是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
4、摆小棒,说数的组成。
(1)摆11根,13根,20根,边摆边说。
1个十和1个一组成11,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1个十和3个一组成13,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
2个十组成20,20是由2个十组成的。
(2)归纳:摆十几,先摆()个十,再摆()个一,一个是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几个十合起来就是几十。
(二)用算珠探究数位。
1、用1捆小棒和1根小棒就能摆出11,在计数器上用算珠又该怎么表示呢?
一捆小棒我们用左边的一颗算珠表示, 一根小棒我
们用右边的一颗算珠表示。都是一颗算珠,它们表示 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不同)
2、算珠所占位置很重要。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1几个一,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十位上1个算珠表示1个十,个位上1个算珠表示1个一。
3、看算珠读数,写数。
1 5 2 0
4、看数拨算珠。
12 18 19
三、课堂活动。
1、我数你拨,从5数到20。(两人一组,互换角色)。
2、我说你来猜。
一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
9个一和1个十组成几?
16和18中间的数是几?
3、数学书课堂活动3题打电话。(小组扮演完成)
四、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