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设计 教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使学生知道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1.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用数学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 教学重点/难点
2.1教学重点: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并能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2.2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11~20各数的组成,由以“一”为计数单位,到以“十”和“一”为计数单位的连用,是学生认知上的飞跃,也是学生认知的难点,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道理。
2.3 考点分析:认识11~20各数,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并能比较数的大小;熟练地口算10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3.?? 教学用具
课件、小棒等。
4.?? 标签
?? 教学过程
借助生活,引出新知
1、学生数出自己开学以来获得“红花”的数量。
2、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9,18,12,20……)。
3、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
探索新知
1、【电脑出示教科书P73的主题图】
教师:图上哪些物体的数量比10多?小棒有多少根呢?
让学生随着电脑演示,一根一根地数。
问:如果10根分一堆,这20根小棒可以分几堆?(两堆)把每一堆捆成一捆,这20根小棒可以捆成几捆?每一捆就是一个十,捆成2捆,就是几个十?一捆里有几根小棒?(10根)。
10根就捆一捆,说明一捆就是一个十,一捆里有10根小棒。一个十就是10各一,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0里面有几个十?
老师说出(11 15 20),学生用小棒表示,同桌互相说说所摆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数的组成
手摆小棒
每个学生摆出10根小棒,再把10根捆成一捆,最后再摆出1根。
问:1捆小棒表示什么? 1根呢?现在桌上小棒有几个十和几个?你知道桌上一共是多少根小棒吗?
教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全班齐读:“11”。
12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捆小棒表示几个几?2个十是多少?
教师:2个十是20,左边的“2”表示2个十,右边一个1也没有,就写0,这个数读作二十。全班齐读:20。
?拍手歌。
?1个十,1个一,合起来是11;1个十,2个一,合起来是12;
?1个十,3个一,合起来是13;1个十,4个一,合起来是14;
?1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15;……2个十,0个一,合起来是20。
?提问:1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电脑出示直尺图
(1)出示标有0~10各数的直尺,请同学们读一读,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
①从左往右,数越来越大;从右往左,数越来越小。
②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1。
(2)出示直尺11~20的刻度,让学生帮助11~20各数找到相应的位置。
(3)从小到大读一读0到20之间各数,再从大到小读一读。
(4)10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 15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
?????? 13比15大还是小?
?????? 14和16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 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哪几个?
?4、出示计数器
(1)分清个位和十位
?????? 出示个位1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 出示个位6个珠子,十位1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 出示个位没有珠子,十位2个珠子,问:用数怎么表示?是多少?
(2)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有1个十在十位上写1,有2个十在十位上写2。有几个一在个位上写几。
5、教学十几加几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师拿出计数器,先拨出12,再在个位添上3颗珠子,让学生根据拨珠的过程说出一道加法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2+3=
学生正确说出这道题的结果并不难,但要清楚说明算理,还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
①谁知道12+3等于多少?
②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12是1个十和2个一,3是3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和5个一,所以得15。或用个位上的2和3相加,再加十位上的1,也得15。)教师说明,第一种想法是道理,第二种想法是算法,口算时怎么想都可以。
请你们试着算一算17-4=□。同学间相互说说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