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 五 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4 名数的改写第2课时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docx
2023四年级数学下册五动物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4名数的改写第2课时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小数意义和性质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名数的改写,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同时,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分数和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小数的读写和简单的加减运算。同时,学生对长度、面积、重量等常见单位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四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动物世界主题的学习具有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数学概念。学习风格方面,部分学生偏好动手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可能对小数点位置变化带来的数值变化感到困惑。在名数的改写中,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此外,学生在进行小数运算时,可能对进位和借位的处理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适当的指导和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名数的改写策略。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探究小数的性质,并尝试改写名数。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物世界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辅助讲解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值的影响。
4.安排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的动物,通过改写名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动物世界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视频中出现的不同动物及其特征。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身体长度、重量等是如何表示的吗?”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用数值来描述事物的特征,比如长度、重量、面积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小数来表示这些数值。”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结合动物世界的实例,如动物体重、身高等,展示小数的表示方法。
2.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值的影响,通过实例说明小数点移动一位相当于数值乘以10或除以10。
3.讲解名数的改写方法,以动物世界的长度单位为例,如将“3米”改写为“300厘米”。
4.强调小数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重要性,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演示。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改写动物世界的名数,如将“2.5米”改写为合适的长度单位。
2.学生展示改写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为什么小数点移动一位数值会发生变化?”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小数点移动一位相当于数值乘以10或除以10,所以数值会发生变化。”
3.教师提问:“如何将‘5.6米’改写为合适的长度单位?”
4.学生回答后,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在动物世界中,有哪些动物的体重用小数表示?”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如何用小数表示这些动物的体重。
3.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动物园中为动物称重,并用小数记录体重。
4.每组展示改写结果,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运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如购物、烹饪等。”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名数的改写方法。
2.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总用时:45分钟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点表示的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分数单位,以及小数点位置变化对数值的影响。学生能够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