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语文电子教案(汪正留).doc

发布:2018-07-06约4.33万字共1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学科电子教案 2013学年第二学期学校___羊街小学___学科 ___语文______年级 __六年级 _姓名 __汪正留 __阿子营中心学校阿子营中心学校学科电子教案 主备人: 汪正留 总第 33 课时教学内容10螳螂捕蝉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具学具课件教 学 内 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 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2. 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 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 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  3. 集体交流,讨论。  4. 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  1. 出示生字。  2. 指名读。  3. 师生评价。  4. 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1. 完成习字册描红。  2.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或要点10螳螂捕蝉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教学反思阿子营中心学校学科电子教案 主备人:汪正留 总第 34 课时教学内容10 螳螂捕蝉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教学难点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具学具课件教 学 内 容个人修改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  1.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 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  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的话。   (2)你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哪些词可以看出吴王考虑问题不太周全?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教学过程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 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 讲述故事。  2. 练习说话。  3. 搜集生活中只顾眼前利益的故事。 板书设计或要点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教学反思阿子营中心学校学科电子教案 主备人:汪正留 总第 35 课时教学内容书法教育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正确书写毛笔字。书写认真、规范,培养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布局合理,占格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