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的测定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用碘-淀粉比色法的方法精测唾液淀粉酶最适pH值。
2、 学会常用的缓冲溶液配制的方法。
3、 进一步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实验原理:
1、酶催化活性最高时反应体系的pH值称为酶的最适pH值。人体正常唾液pH值为6.6~7.1,吸光度值在6.0~8.0范围内并且随着pH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2、在不同pH条件下,淀粉经淀粉酶水解后不同程度的水解产物能与碘液反应呈现不同颜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出反应后各溶液在660nm处的吸光度A,由朗伯-比尔定律可知,吸光度A值越大,其相应的酶活力越低,从而可间接得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值。
三、仪器材料和试剂:
仪器材料:
1. 白瓷板、中试管、试管架、毛刷、吸耳球、玻璃笔、烧杯、漱口水
2. 37 C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沸水浴
3.1ml吸量管、5ml吸量管,胶头滴管、100ul移液器
实验试剂:
0.02%淀粉溶液、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 碘液、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试剂的配制:
0.02%淀粉溶液—取2.5g/L的淀粉溶液4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到50mL。
0.2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准确称取14.200g,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
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准确称取12.000g,加入20ml蒸馏水溶解在烧杯,然后置于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备用。
根据下表,混合溶液至50.00ml后用蒸馏水稀释到100.00ml.
pH 值 0.2mol/LNa2HPO4(ml)(丁) 0.2mol/LNaH2PO4 (ml)( 霞)
5.8 4.00 46.00
6.0 6.15 43.85
6.2 9.25 40.75
6.4 13.25 36.75
6.6 18.75 31.25
6.8 24.50 25.50
7.0 30.50 19.50
7.2 36.00 14.50
7.4 40.50 9.50
7.6 43.50 6.50
7.8 45.75 4.25
8.0 47.35 2.65
2、唾液的获取:
(1)蒸馏水漱口,然后用舌尖抵住上额或下额齿根后,微低头.轻启双唇,将下嘴唇搁在烧杯边缘,让唾液自然流入试管中.
(2)唾液的稀释: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号铭1~10。
试管号 铭1 铭 2 铭3 铭4 铭 5 铭6 铭 7 铭8 铭 9 铭 10
唾液(ml)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0.10
蒸馏水(ml)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3)唾液稀释倍数的选取
另取10支试管,分别编上霞1~10号,分别精取上述稀释的唾液各1.00ml,分别加入相应编号的试管里,向10支试管内同时加入1.00ml的0.02%的淀粉溶液,振荡混匀后放入37 C恒温水浴5分钟后取出,滴加3d碘液,振荡混匀,观察颜色,选取颜色变化适中的一支,记录稀释倍数。(颜色应出现浅黄,蓝紫色,深蓝色,如果只出现黄色或者蓝色应该扩大或缩小稀释倍数重新选取)
(4)、测量pH: 取12支试管,分别标上号赵1~12,按下表操作
赵1 赵2 赵 3 赵4 赵 5 赵6 赵7 赵8 赵9 赵10 赵11 赵 12
淀粉溶液(ml)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ml缓冲冲溶液ph 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