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淀粉酶活性检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碘-淀粉比色法测唾液淀粉酶活力
常会会1 ,许友建2
(河南教育学院,生命科学系,10级生物普本班,1、学号40;2、学号31)
摘要:利用分光光度计,按照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力的原理测定唾液淀粉酶的活力。比色法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显色反应为基础,通过比较或测量有色物质溶液颜色深度来确定待测组分的含量的方法。常用的比色方法有两种:目视比色法和光电比色法。[1]在底物过量的情况下,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对照管与试验管的吸光度,从而推算出唾液淀粉酶的活力。
关键词:唾液淀粉酶;酶活力;比色法;分光光度计
淀粉酶属于水解酶的一种,是淀粉水解的生物催化剂。淀粉可被淀粉酶水解为糊精和麦芽糖。利用已知浓度的淀粉溶液作为底物,加入一定量的唾液,在适宜的条件下唾液淀粉酶将部分的淀粉水解。在底物过量的条件下,反应后加入碘液与未被水解的淀粉结合成蓝色复合物,其蓝色的深浅与未经酶促反应的空白管比较,从而推算出淀粉酶的含量。[2]
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多少用酶活力单位(U)(active unit)表示。1961年国际生物化学学会酶学委员会提出采用统一的“国际单位”(IU)来表示酶的活力,规定为:在最适条件(25℃)下,每分钟内催化1微摩尔(μmol)底物转化为产物所需的酶量定为一个活力单位,即1IU = 1μmol /min。这样酶的含量就可用每克酶制剂或每毫升酶制剂含有多少酶活力单位来表示(U/g或U/ml)。[3
计算公式:
其中,代表测定管淀粉的大致水解程度,大小范围为0~l。当测定管淀粉未被水解时,其蛋白酶活性为0;当测定管淀粉被完全水解时,其值为1。中,”为碘一淀粉比色法中淀粉酶活性的单位定义-100ml唾液中的淀粉酶,在37度5min水解淀粉5mg为1个单位,表示实验的测试条件:X代表稀释后的唾液量,稀释倍数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若50倍稀释唾液0.1ml,则唾液量为0.002ml,反应时间为5分钟,1.6g/L淀粉溶液1.0ml,即淀粉量为1.6mg。含义即为在实验条件下,Xml唾液中的淀粉酶在5分钟内水解1.6mg淀粉,则其活性为32/X个单位,再将其乘以水解程度,则整个公式代表了测定管淀粉酶的活性。[4]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新鲜唾液、可溶性淀粉
1.2试剂
3.2/L可溶性淀粉溶液,蒸馏水,碘-碘化钾溶液
1.3仪器
722型分光光度计及比色皿,吸量管,水浴锅,量筒,烧杯,移液管,容量瓶,天平,棕色瓶等。
1.4方法
1.4.1试剂制备
(1)淀粉溶液的配制:称取80mg的可溶性淀粉,溶于50ml蒸馏水中,配成1.6g/L的淀粉溶液;
(2)碘-碘化钾储备液:称取4g碘化钾及2g碘溶于100ml蒸馏水中,作为储备液;
1.4.2酶液的制备
取新鲜唾液,取0.1ml唾液进行稀释,稀释倍数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本实验选择稀释50倍。
1.4.3唾液淀粉酶的测定
按下表所列在两支干净的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ml淀粉,37℃水浴5min后,在测试管中加入稀释的唾液0.1ml,充分混匀,37℃水浴5min后,分别加入0.5ml的碘化钾—碘溶液,然后再分别在空白管和测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25mL,混匀。以波长660nm,蒸馏水调零,读取各管吸光度,分别读三次,取平均值。
加入物(ml)
空白管
测定管
淀粉溶液(37℃水浴5min)
1.0
1.0
稀释唾液
-
0.1
混匀,置37℃水浴水浴5min
碘化钾—碘溶液
0.5
0.5
蒸馏水
加至25mL
加至25mL
数据处理
空白管吸光度平均值为0.0223,测定管吸光度平均值为0.0203,唾液量为0.002ml,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得出测定管酶活力为1435.2U.
3、分析讨论
这是一个过程比较简单的实验,但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唾液淀粉酶的活力存在差别,每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唾液淀粉酶活力也不尽相同,以及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在控制上存在一定限制性,使实验存在一定的不定性影响因素,对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将唾液稀释到100倍,其它条件不变,用同样的步骤,结果测得空白管和测试管的吸光度基本相同,由于溶液浓度越大吸光值越大,可以推测出稀释倍数过大,只有极少一部分淀粉被水解。
实验中我们同时尝试增加淀粉溶液的浓度,其它条件不变,用同样的步骤,结果测得的酶活力也不相同,说明唾液的稀释倍数的不同和淀粉浓度的不同,都可以使测得的酶活力不同。为了得到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试验后我们分别又用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做了若干次试验,结构发现每次的实验结构都不相同,本实验中的干扰因素太多,并且难以控制,关于唾液淀粉酶的活力也没有准确答案。
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实验只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