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课件--第五章 消毒.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 * * * §5.2 其它消毒方法 1.特性 二氧化氯(ClO2)易溶于水,在常温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极不稳定,气态和液态ClO2均易爆炸。故必须以水溶液的形式现场制取。消毒作用受水PH影响很小,在较高的PH值下,消毒能力比Cl2强。 (2)酸与亚氯酸钠制取 2.制取方法 (1)亚氯酸钠和氯制取 一、二氧化氯消毒 第五章 消毒 * * 4.特点 (1)不会与水中有机物作用生成三卤甲烷,不会生成氯酚。 (2)ClO2余量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的时间,即衰减速度比氯慢。 (3)ClO2不水解,消毒受PH影响较小。 (4)作为氧化剂,能去除或降低水的色、嗅及铁、锰、酚等物质。 (5)ClO2本身和副产物ClO2-对人体血红细胞有损害。有报道认为还对人的神经系统及生殖系统有损害。因此,美国对水的剩余ClO2和ClO2-的总量规定不超过1.0mg/L。欧洲一些国家有自己的一些规定,但目前我国还没有规定。 3.作用机理 ClO2既是消毒剂又是氧化能力很强的氧化剂, 对细菌的细胞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有效地破坏细菌内含巯基地酶;消毒能力比氯强。 ClO2的投加量约为1.0~2.0 mg/L。 第五章 消毒 * * 1优点 水中含有有机物和酚时,氯胺消毒不会产生氯臭和氯酚臭,同时可大大减小THMS的可能性;能保持水中余氯较久,适用于供水管网较长的情况。 2 缺点 作用缓慢,杀菌能力比自由氯弱。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 3 操作方法 人工投加氨可以是液氨、硫酸氨(NH4) 4 SO 4或氯化氨。氯和氨的投加量视水质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采用氯:氨=3:1~6:1 采用氯胺消毒时,一般先加氨,再加氯。这样就可以减小氯臭,但有资料认为,氯和氨同时投加比先加氨后加氯,可减少有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卤乙酸等)的生成。 二、氯胺消毒 第五章 消毒 * * 三、次氯酸钠消毒 次氯酸钠消毒通常用于小型水厂,因其易分解,常 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取,钛阳极电解食盐水 反应如下: NaCl + H2O ------- NaOCl + H2 次氯酸钠也是强氧化剂和消毒剂,但消毒效果不如氯。 次氯酸钠的消毒仍靠HOCl。 反应如下: NaOCl + H2O ------- HOCl + NaOH 第五章 消毒 * * 四、臭氧消毒 1臭氧特性 常温常压下呈淡蓝色、强烈的刺激性气体 密度为空气的1.7倍,易溶于水。臭氧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2. 消毒原理 既是氧化剂,又是消毒剂,在水中投入臭氧进行消毒或氧化通称臭氧化。 3. 臭氧的产生 臭氧发生器,在现场用空气或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高压放电产生。 第五章 消毒 * * 15000~175000伏高压电,在空气中放电后产生臭氧。 据报道,生产1kg臭氧,需耗电20~30kw. 3. 臭氧的产生 臭氧是空气中的氧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在现场用空气或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高压放电产生。 * * 4.臭氧消毒的特点 臭氧消毒的缺点: 1.O3在水中不稳定,易散失,不能在配水管网中保持杀菌能力,往往需要投加少量的氯等以维持水中剩余消毒剂。 2.生产设备复杂,基本建设的投资大、电耗较高、推广受限制。 3.不能储存,需边生产边使用。 4臭氧消毒的副产物比氯消毒时少,但也有可能产生三卤甲烷,溴酸盐等副产物, 5.当水量和水质发生变化时,调节投加量比较困难。 臭氧有三个氧原子组成,极不稳定,分解时释放出新生态氧: O3 =O2+[O] 臭氧消毒的优点: 新生态[O]具有强氧化能力,对顽强的微生物如病毒、芽孢等有强大的杀伤力。 消毒能力强,除O3氧化能力强外,还可能由于渗入细胞壁能力强,或可能由于O3破坏细菌有机体链状结构而导致细菌死亡。 臭氧能氧化有机物,去除水中的色、嗅、味。还可去除水中溶解性铁、锰盐类及酚等。 第五章 消毒 * * 五、漂白粉消毒 原理: 制取方法: 优点: 缺点: 应用: 第五章 消毒 * * 原料:漂白粉用氯气和石灰制成。分子式可简单表示为CaOCl 2 储存:漂白粉为白色粉末,有氯的气味,易受光、热和潮气作用使有效氯降低,储存于阴凉干燥和通风良好处。 原理: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约为25%-30%,有效氯含量越高,消毒杀菌能力越强。 漂白粉加入水中反应如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