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年):第六部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Medicine, Dec.2015,Vol. 30, No. 12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第六部分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专业委员会
《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编委会
第四章 脑性瘫痪的康复治疗
第三节 康复治疗技术(上)
一、神经易化技术
(一)Bobath技术
1.Bobath 治疗技术是否适用于所有类型脑瘫患儿
证据
[1—4]
脑瘫患儿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缺少对反射性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导致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 (2 个 Ⅰ
级证据,1个Ⅲ级证据,1个Ⅳ级证据) 。Bobath 治疗技术通过对关键点的控制,达到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促通正确的运动
[5—7]
感觉和运动模式的目的 (1个Ⅱ级证据,2 个Ⅲ级证据) 。Bobath 治疗技术还通过对运动模式协调性的促进,抑制原始反射持
续存在对脑瘫患儿正常运动发育的影响,从而实现正常运动模式的整合,防止异常模式的形成和固定。采用Bobath 技术的不
[8—11]
同手技,可以针对不同类型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特点,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 (4 个Ⅳ级证据) 。因此,Bobath 技术适
合于各种类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
推荐
Bobath 治疗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脑瘫患儿,应根据不同类型特点,选择采用Bobath 治疗技术的不同手技(推荐强度B
级)。
2.Bobath 治疗技术是否适用于所有年龄组脑瘫患儿
证据
[12—13]
Bobath 治疗技术对各年龄组脑瘫患儿均有效,但2 岁前,尤其是1岁以内的轻度脑瘫患儿效果更好 (1个 Ⅰ级证据,1个
Ⅳ级证据)。婴幼儿时期脑生长发育快、代偿性和可塑性强,且其异常姿势和运动发育模式尚未固定,这一时期患儿若能得到
[14—16]
外界给予的刺激性治疗及功能训练,可使其学习建立正常的姿势运动模式,使其功能达到最佳效果 (3 个Ⅱ级证据)。脑瘫
患儿早期应用Bobath 治疗技术是恢复其神经系统功能的有效手段。
推荐
1.Bobath技术可应用于不同年龄组脑瘫患儿(推荐强度A 级)。
2.Bobath技术对于小年龄组脑瘫患儿更有效(推荐强度A 级)。
3.Bobath 治疗技术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证据
[17—18]
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指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个 Ⅰ级
证据,1个Ⅲ级证据)。治疗者可根据患儿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抑制及促通手段,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促通正确的运动模式,激
[19—22]
发患儿的潜在能力,使其在无意识的动作中体验作为正常活动基础的运动模式 (2 个Ⅱ级证据,2 个Ⅲ级证据),从而在不断
重复的训练中使粗大运动功能朝正常方向发育。
推荐
Bobath 治疗技术可促进脑瘫儿童粗大运动功能发育(推荐强度A 级)。
4.Bobath 治疗技术与其他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