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编制说明).doc

发布:2018-09-08约1.14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8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动物源性食品 中沙门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是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根据吉林省食品安全工作的需要,通过吉林省卫生厅提出申请,由吉林省卫生厅下达2012年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编号(DBS22/045-2012),标准原名称: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氏菌LAMP检测方法。技术归口单位是吉林省卫生厅。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承担了该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 二、标准编制的目的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屡屡发生,尤其在我国,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病形成了一个巨大且不断扩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并且正成为阻碍国际食品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由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例在食物中毒中居于前列。在引起的沙门菌中毒的食品中,约 90%是蛋、肉、奶等畜产品。肉的污染:国内肉类沙门菌检出率在1.1%-39.5%。禽蛋的污染:国内蛋及其制品沙门菌检出率为3.9%-43.7%。由于食用禽蛋引起鼠伤寒病的病例报告逐渐有增加的趋势。环境污染: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往被沙门菌污染,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等疾病。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对动物性食品进行质量监督,及时检测出食品中是否含有该菌是减少人类沙门菌食物中毒,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目前,沙门菌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传统的细菌分离鉴定方法,一般需要4 d-5 d,比较费时费力。各种 PCR 方法敏感、快速,但由于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繁琐的电泳过程等缺点,使其难以在基层普及和推广。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 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cation,LAMP)是一种新颖的核酸扩增技术,在等温65℃左右,仅需几十分钟,即可实现核酸的高效扩增,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LAMP技术不需要模板的热变性,长时间温度循环,在等温条件下扩增,不会因温度改变而造成时间的浪费,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更适用于基层应用。 本标准以沙门菌STN基因(肠毒素基因)为靶基因建立LAMP方法,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沙门菌,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技术支持,可快速、灵敏、高效的检出沙门菌,减少人们沙门菌食物中毒,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三、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1.政策性原则:本标准编写过程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 2.先进性原则:以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参考,力求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国内同类标准制订编写方法为基础,对本标准进行规范、充实和创新,使之具有先进性。 3.经济性原则:在本标准编制过程,从获取信息、起草、实验室及临床验证到形成征求意见稿的各个环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力行节约,利用有限的经费圆满完成各阶段工作。 4.适用性原则:标准借鉴国内外沙门菌检测技术的成功经验,并经实验室与临床应用验证,且完全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编写,内容全面,形式规范,可操作和实用性强。 5.协调统一性原则:本标准参照国内相关标准的编写形式和表达方法,力求与国内相关标准的协调统一。 6.规范化原则:本标准是严格按照GB/T 1.1-2009和GB/T 20001.4-2001的要求来编写的。 (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的主要依据是参考有关文献资料,通过实验室研究试验及临床验证后,并参考其他资料经验证提出。 本标准起草团队,以沙门菌STN基因(肠毒素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沙门菌LAMP检测方法,并已应用于临床诊断。该方法灵敏、特异、快速,比常规PCR具有更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技术方法成熟可靠,临床应用效果良好。上述技术支持确保能完成本标准起草制定任务。 本标准分前言、范围、术语与定义、试剂与材料、操作程序、结果判定和附录等部分,LAMP检测方法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本标准所提出的检测技术,试验证明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符合检验需求,能大大提高病原的检出率,容易推广,并与国际相关技术同步。 四、标准制定的主要过程 标准起草负责人从2012年底开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和文献,确定标准编写目标和依据,同时起草制(修)订吉林地方标准项目建议书,积极开展标准的申报工作。2012年7月下旬接到省卫生厅下达的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后,迅速成立标准起草工作小组,确定标准起草编写方案及时间进度表,并积极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人员:邵洪泽、王楠、苏双、石春军、刘芳、邢国明、李文东、程荣华、蒋云岩、白翠、许尧。 (一)主要起草人及工作分工 邵洪泽负责主持和制定本标准全面工作;王楠、苏双负责实验设计方案与验证。石春军、刘 芳、邢国明、李文东、程荣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