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工艺与制作技术》课件_5.4.2基板调试-电子教案.doc
淄博职业学院《电子产品工艺与制作技术》课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序号:5.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上课地点
教学单元名称
基板调试
课时数
教学目标
外观检查;
静态调试;
动态调试;
培养创新与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教学难点
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目标群体
大专
教学环境
实训室
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设计
组织教学: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用品准备情况、学生的注意力状况等。
检查复习:检查学生对旧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方法,口头回答、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
基板调试是指印制电路板单元的调试,其调试内容包括:外观检查、静态调试、动态调试。其调试步骤是:先进行外观检查,再进行静态调试,最后是动态调试。
1.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是用目视法,检查电路板各元件及导线的安装是否正确,焊点有无漏焊、虚焊和桥接等缺陷。具体检查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查看各级晶体管的型号及安装位置是否正确,特别要注意晶体管顶部的β值色标,用于功率放大的两个三极管VT5和VT6。是否为配对的9013晶体管;各三极管的管脚极性是否安装正确。
(2)有极性电容(电解电容)的“+”、“-”极性是否安装正确。
(3)输入回路的磁棒线圈是否套反(仅指初、次级分别绕在两骨架上的情况);中周的位置是否错误;输入、输出变压器是否装错,初、次级是否装反位置;其他元器件是否安装完毕及安装正确;各元器件的金属引脚有无碰撞短接现象。
(4)导线安装是否正确,有无短接、短路现象;多股线有无断股或散开现象。
(5)各焊点有无虚焊、漏焊、桥接等现象。
(6)印制电路板上有无安装、焊接时滴落在印制板上的锡珠、线头等异物。
2.静态调试
静态调试之前,先将双连电容调至无电台的位置或将接收天线线圈的初级或次级两端点短路,就可以保证电路工作于静态。通常借助于万用表测试、调整各级静态工作点。
变频级VT1的Ic1调整。
中放级VT2的Ic2调整
低放前置级VT4的Ic4调整
功放级中点电压的调试
功放级VT5、VY6的静态电流Ic56的调试
3.动态调试
收音机的动态调试包括:波形的调试和幅频特性的调试
低频放大部分的最大输出功率的调试。
电压增益的测试。
输出额定功率时的失真度D测试。
中频调整。
A用高频信号发生器调整中频。
B用中频图示仪调整中频。
C用一台正常收音机代替465Khz信号调整中频。
D利用电台广播调整中频。
作业
预习5.
教学反馈
(注: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可加页;表格中的单元格可合并、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