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docx
PAGE
1-
互联网络背景下的旅游者及其消费行为分析(精)
一、旅游者互联网使用现状
(1)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旅游者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在旅游决策过程中,互联网已经成为旅游者获取信息、预订服务、分享体验的重要渠道。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0%的旅游者在出行前会通过网络搜索旅游目的地相关信息,包括景点介绍、住宿条件、交通路线等。此外,社交媒体平台也成为旅游者分享旅游体验、获取同伴推荐的重要场所,旅游者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发布旅游日志、美图,与网友互动交流,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网络旅游文化。
(2)旅游者使用互联网的主要方式包括在线旅游平台、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在线旅游平台如携程、去哪儿、飞猪等,为旅游者提供了全面的旅游服务,从机票、酒店预订到景点门票、旅游套餐,一应俱全。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等,则成为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通过关键词搜索,旅游者可以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社交媒体平台则让旅游者能够实时分享旅游过程中的点滴,同时也为其他旅游者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互联网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旅游服务。通过互联网,旅游者可以轻松比较不同旅游产品的价格和服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旅游方案。同时,互联网还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旅游者能够了解到更多远方的旅游目的地,拓宽了旅游视野。此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旅游体验,如通过智能穿戴设备监控健康状况、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体验虚拟旅游等,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旅游者的旅游体验。
二、互联网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互联网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预订渠道、消费决策和旅游体验四个方面。据统计,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以携程为例,其平台上的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了15%,其中酒店预订量增长最为显著,达到20%。这种增长趋势表明,互联网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使得旅游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旅游目的地和产品,从而影响其消费决策。
(2)在预订渠道方面,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在线旅游平台成为旅游者预订旅游产品的主要渠道。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9年中国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占比达到60%,其中在线酒店预订占比最高,达到35%。以去哪儿网为例,其平台上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了18%,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15%。这种变化使得旅游者更加倾向于通过互联网预订旅游产品,而非传统的旅行社或线下渠道。
(3)互联网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还体现在旅游体验的升级上。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旅游者可以通过Airbnb、途家等平台预订民宿,享受更加个性化的住宿体验。根据《2019年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9年中国共享住宿市场规模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30%。此外,互联网还推动了旅游者对旅游体验的个性化需求,如定制旅游、主题旅游等,这些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上得到了充分满足。以途牛旅游为例,其平台上定制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了25%,主题旅游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了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互联网对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影响。
三、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及对策建议
(1)旅游者消费行为分析显示,个性化、便捷性和性价比是影响旅游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根据《2019年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报告》,超过70%的旅游者表示,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是他们选择旅游产品的重要因素。例如,途牛旅游推出的定制旅游服务,通过个性化设计满足旅游者的特定需求,其市场份额逐年增长。同时,便捷的预订流程和灵活的支付方式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关键。以携程为例,其平台上的预订流程优化,使得旅游者能够快速完成预订,从而提升了用户满意度。
(2)针对旅游者消费行为,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加强产品创新,提供更多个性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如马蜂窝旅游推出的“跟团游+自由行”模式,满足了不同旅游者的需求。其次,优化预订体验,简化预订流程,提升用户界面设计。例如,去哪儿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搜索结果,帮助旅游者快速找到合适的产品。最后,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旅游者享受到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如携程推出的“旅游管家”服务,为旅游者提供全程无忧的旅游服务。
(3)在市场推广方面,企业应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例如,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如微博、微信等,推送符合旅游者兴趣的旅游信息。同时,加强与旅游者的互动,如举办线上旅游体验活动、征集旅游故事等,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跨界合作,如与航空公司、酒店集团等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推出捆绑式旅游产品,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以联合航空推出的“机票+酒店”套餐为例,这一策略吸引了大量旅游者,提高了旅游产品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