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教案中图版必修3.doc
PAGE
1-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对于地理信息技术已有确定了解,但高一的学生认知和理性相识终归有限,因此在充分研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内容难易程度方面要把握适度,侧重于学生爱好的激发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课标要求及分析:
对于遥感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表述为: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问题。结合旧教材,相对之前教学讲究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比较,现在还应当留意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核心素养的落实。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了解遥感概念和类型
2.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难监测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遥感图像干脆和间接标记,对遥感影像进行简洁说明
2.通过情境创设与案例,达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等政史地学科核心素养的交融培育。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关注现代科学技术在地理领域的运用,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遥感技术的应用难点:遥感影像的简洁判读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案例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时间
环节内容
教学活动
核心素养交融培育设计意图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2min
导入新课
播放《康熙王朝》周培公献图视频,简洁介绍这个视频,并提出如下问题:
1.周培公绘制大清全图用时多长?2.数据来源,是否精确等相关问题3.今日的你,打算怎么绘制地图
学生观看视频,感悟周培公对国家的赤子之心,记录视频中的关键信息,思索今日地图绘制技术的进步和改变,打算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通过了解古人绘制地图的绘制方法,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通过周培公对国际的赤之之心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政治认同
3min
师生互动
请同学回答新课导入时的问题,并进行点评,对好的回答予以确定,对不精确的呃回答予以科学引导。
1.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真实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声音嘹亮,语言流畅
2.细致听取他人的回答,思索他人的观点是否有须要补充和改进之处
通过回答问题和思索他人观点,培育自己的科学思维和理性精神
5min
活动一:遥感探究
1.展示探究问题:①什么是遥感?
②遥感的工作原理(流程)是什么?③对遥感技术进行简洁分类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3.请同学回答新课导入时的问题,并进行点评,对好的回答予以确定,对不精确的呃回答予以科学引导
1.带着问题看书,在书上画出答案部分,在草稿纸上写出回答问题所用的关键字
2.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真实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声音嘹亮,语言流畅
3.细致听取他人的回答,思索他人的观点是否有须要补充和改进之处
通过任务探究,通过对教材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3min
拓展:
中外遥感发展史
1.展示世界遥感发展简史ppt
和展示中国遥感事业发展ppt
2.用精炼的语言串讲中外遥感的发展历程
1.通过观看图片,感知遥感技术的发展,以时空观念的角度去看待遥感技术的变迁
2.通过了解我国遥感技术的发展,树立起对国家的酷爱和对科学的敬畏。
时空观念、家国情怀、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育
7min
活动二:遥感影像的探究
1.展示探究问题:①什么是像元?
②怎么理解像元与辨别率的关系?③遥感影像有哪几种?在颜色与实物的推断有哪些不一样?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3.请同学回答新课导入时的问题,并进行点评,对好的回答予以确定,对不精确的呃回答予以科学引导
1.带着问题看书,在书上画出答案部分,在草稿纸上写出回答问题所用的关键字
2.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真实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声音嘹亮,语言流畅
3.细致听取他人的回答,思索他人的观点是否有须要补充和改进之处
通过任务探究,通过对教材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15min
活动三:遥感技术的应用探究
展示探究问题: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并指导学生看书找过关键词
通过看书,得出结论:灾难监测和资源普查
过任务探究,通过对教材信息的筛选和提炼,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
1.展示天津港爆炸前后的遥感影像,并展示相关问题:①这两幅遥感影像属于哪一类遥感影像?②从影像上找出爆炸发生地点,③还能不能找出其他的不同?
2.与学生互动,引导解决相关问题
通过细致比对和相互探讨,试着找出爆炸发生地以及天津港地区在这段时间内其他方面的改变
通过两幅遥感影像的对比,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区域认知方法
1.展示玛雅文明的考古重大发觉相关图片,提出相关问题: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
2.通过与学生互动,不断追问,层层推动到通过遥感技术发觉的隐藏在丛林下的巨大古城遗址
细致视察图片,回答或听取他人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在谜底一层层解开的同时感受遥感技术的魅力和玛雅人的宏大
1.通过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