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改第五章IS规划和开发方法.ppt

发布:2016-11-24约9.81千字共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MIS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企业战略规划与MIS的战略规划的关系: MIS的战略规划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它既可以看作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看成是企业战略规划下的一个专门性规划。 MIS的建立和运行可以帮助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战略信息系统。 二、MIS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 MIS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不仅要在资源、经费、时间上给予充分考虑,而且要在观念上给予高度重视,作出全方位的规划; MIS的建设需要战略规划:由于MIS建设耗资巨大、历时较长、技术复杂,涉及面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规划; 二、MIS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MIS的建设必须重视战略规划:因为它关系到如何利用系统资源,如何降低投资等重大决策。必须把MIS的建设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重视之,否则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现代企业用于MIS的投资越来越多,如果规划没作好,所带来的损失并不仅仅是MIS本身的,还有很多巨大的间接损失。 二、MIS战略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 MIS的战略规划本身会给企业带来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效的规划可以促进系统应用的深化; 一个好的规划可以作为一个标准考核信息系统人员的工作,明确他们的方向,调动积极性,沟通系统和用户之间的关系等; 规划过程本身可以帮助回顾过去,发现问题,不断改进工作。 三、开发MIS的策略 - 1 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⑴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即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 “自上而下”的规划和“自下而上”的实现相结合的策略:实用、有效。 MIS系统规划的步骤 第二节 制定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 企业系统计划法 BSP (Business Systems Planning) 2. 关键成功因素法 CSF (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战略目标集转移法 SST (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 二、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1 关键成功因素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1970年,哈佛大学的William Zani在建立MIS模型中首次使用了关键成功变量,用以确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因素。 10年之后,John Rockart把关键成功因素应用到MIS的战略规划当中。 二、关键成功因素CSF—3 关键成功因素示例 一、MIS开发方法的演变过程-1 ? Richard Canning于1956年和1957年出版了两本关于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和工具的书。 20世纪60年代,人们开始注意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和工具。 ? 70年代,生命周期(Life Cycle)法诞生。 特点:较好地给出了过程的定义,改善了开发的过程。 20世纪60~70年代是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时代。 一、MIS开发方法的演变过程-2 ? 80年代,原型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提出和发展 特点:维护费用大量增加,占到系统开发费用的70%~80%。 ? 90年代,是客户/服务器时代,基于Web的开发时代,后期系统集成的特点。 特点:利用模块化和模块连接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二、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1 二、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2 生命周期法: ? 定义: 生命周期法:是指信息系统在设计、开发及使用的过程中,随着其系统生存环境的发展、变化,需要不断维护、修改,当它不再适应的时候就被淘汰,就要由新系统代替老系统,形成一个系统的丛生、到死、到再生的周期性循环。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在生命周期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3 基本思想 :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的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并在实施阶段自底向上逐步实现。 开发方法的详细步骤 1 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7 系统详细设计 2 系统详细调查和分析 8 系统实施准备 3 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 9 程序设计 4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10 系统测试 5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