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三篇】.pdf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三篇】
导读:本文小班区角观察记录与分析【精选三篇】,仅供参考,如果
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班区角观察记录(1):
改变策略,发现异彩——小班游戏区活动反思
环境介绍:在我们班门口处是“小小书虫布克”的游戏区,长长
的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几个书架(纸盒制作而成,形状不一)
情境介绍:在我的一再提醒下,小朋友已经不再爬在那不算高的
桌子上了,而是改为围坐其左右了.大家三两一群的,互相交换自己的
玩具玩耍.一日,小州把一盒子倒下,发现了一个“斜坡”,兴奋的将汽
车玩具开上开下,大家受此启发,纷纷的将其余的盒子东倒西歪的摆放
着,玩的不亦乐乎!我正想上前阻止,却见非非拿着盒子拼到了一起,边
拼边对周围的小朋友说“拱桥,这个是拱桥!”大家像发现了新大陆似
的,纷纷的被吸引了过来,小州还拿出了机器人的玩具,从“拱桥”的
这头走到了那头,满脸笑容.而非非也跟在后面,用自己的手指头学着
人走路的样子,一步一步的爬上“拱桥”的“楼梯”,又一步一步的走
下来,说道“真好玩!”
分析:小班孩子有了自主探索的欲望,能根据物体的某一特征迁
移出已有经验.非非在反复拼凑的过程中发现了“斜坡”与“拱桥”
的联系,成功的拼搭出了“拱桥”.借着玩具,大家生成出了自己的游
戏,玩的不亦乐乎,非非的“手指人”是想象力的体现.
建议:此时,老师不需要介入大家的游戏,指责是错误的,表扬也是
没有必要的,唯有静静的观察,感受孩子们游戏的快乐,并在适当的时
候单独给与小小的鼓励、指出不对的地方、提供正确的游戏场所,这
样既可大大的激发他们创作的欲望,又能让他们知道“盒子”的正确
用处和适合游戏的地方!小班区角观察记录(2):
观察过程:
区域活动的时间到了,李昱辰小朋友慢慢走到益智区,看看柜子
里的各种材料,又走到正玩得开心的小朋友跟前看看,被小朋友推开
后又走到图书角,对着琳琅满目的书籍左看看,右看看,又面无表情
的走开了。这时他又来到生活区,似乎还是没有找到自己愿意玩的,
此时他来到我的跟前,拽拽我的衣服,我弯下腰对他说:“孩子,选
一个你喜欢的坐下来玩好吗?”他对着我摇了摇头,于是我拉着他来
到美劳区,对他说:“你要不要画画?”他还是对我摇了摇头,我带
着他走过了几个区域,可是都没有得到他的回应,于是我问他:“孩
子,你今天想不想进行区域活动呢?”他看着我点了点头,我又问他:
“那你想玩什么呢?”他又对我摇了摇头,于是我带着他再一次来到
了益智区,让他选择一种材料来玩,可是他在益智区转了半天也没有
选好,我帮他选择了数与量夹夹子材料让他坐下来玩,他拿着材料坐
下来很认真的玩了起来。
观察分析与评价:
1.对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情况:
从观察中我发现,他刚开始面对各个区域的工作时,总是处于游
离状态,似乎不知道该选择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很想参
与区域活动,却又不知道该去哪个区域玩。面对老师给他选择的工作,
他也没有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只是很服从的认真工作。此时
他被困惑的情感所困扰,只是被动的在成人的帮助下选择工作并认真
完成他。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对于教师提供的材料有些是能独自完
成的,有些是需要老师从旁辅助的。
2.活动时专注程度与探究能力:
该幼儿在后面活动时相对专注,对于成人为他选择的材料,能很
认真的完成它。但是,他在操作时遇到困难,刚开始会去看看周围的
小朋友或看看老师,却没有任何求救性的动作、语言,甚至没有遇到
困难时渴望他人帮助的表情。在观察完周围的人之后,他又会低下头
独自埋头苦干、独自探索。例如,在使用夹的工作时,他刚开始不知
道捏夹子的哪头,也由于手的劲比较小,在尝试了两边都没有捏动后,
他也只是在看看其他人后又自己低头尝试。既没有不耐烦或总是捏不
动夹子的懊恼表现,也没有放弃工作的表现,只是在独自尝试。在遇
到老师对他的帮助时,也能认真听取,重新尝试,但是没有与老师进
行语言上的沟通。
3.教师指导情况:
(1)在通过对他的认真观察后,尝试与他交流,询问他的意愿。
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我带领他一个区一个区的帮他找寻自己感兴趣
的工作。在幼儿仍然不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后,我直接干预并帮
他选择工作。在幼儿工作遇到困难时与他交流,帮他找到问题的原因,
并找寻方法解决困难。
(2)在通过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下,以直接建议的方式,让幼
儿进入到区域活动的氛围中,在旁边适当的鼓励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