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1.3讲课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pptx
第三课时: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第1页
一、昼夜长短1、定义地球表面同一地点昼长和夜长因季节不一样而不一样or同一季节地球上不一样地点昼长和夜长存在差异第2页
春分、秋分昼夜长短ABBC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昼长12小时,夜长也12小时。第3页
夏至昼夜长短AB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北极圈内有极昼,南极圈内有极夜第4页
ABC冬至昼夜长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赤道昼夜平分。南极圈内有极昼,北极圈内有极夜第5页
2.昼夜长短改变(1)昼夜长短纬度改变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无极昼极夜现象)冬六个月: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夏六个月: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第6页
春分昼夜长短ABBCABC夏至昼夜长短ABC冬至昼夜长短秋分昼夜长短ABBC第7页
3.21春分6.22夏至9.23秋分12.22冬分第二年3.21春分第8页
(2)、昼夜长短季节改变北半球:南半球:赤道:整年昼夜平分第9页
(3)计算昼夜长短A:16B:10C:12昼长:ABC夜长=24-昼长第10页
2.正午太阳高度改变太阳高度:任一时间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零,夜半球小于零,昼半球大于零,直射点上等于90o。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即一天当中最大太阳高度。第11页
(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第12页
(2)正午太阳高度季节改变第13页
A(直射点)B(所求点)OH地平线CH=900-∠AOB=900-ABH=90o-两地纬度差(当地纬度-此刻太阳直射点纬度差值绝对值(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六个月取正值;冬六个月取负值))(3)正午太阳高度计算:第14页
春秋分日北京(40°N)正午太阳高度角为:A.26°34′B.50°C.66°34′D.73°26′√H=90°-(40°-0°)夏至H=90°-(40°-23°26′)√冬至H=90°-[40°-(-23°26′)]√H=90°-纬差[当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六个月取正值;冬六个月取负值)H=90°-(40°+23°26′)例3:求两分两至日北京(约40oN)正午太阳高度第15页
3.四季更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改变抵达地面太阳辐射能多少不一样四季更替第16页
4、五带划分思索:黄赤交角大小改变了五带划分会发生什么改变?第17页
补充.正午太阳高度应用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是12时。②确定房屋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域,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域,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背向太阳。④计算楼距:普通来说,纬度较低地域,楼距较近;纬度较高地域,楼距较远。解答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⑤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第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