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真题10篇) .pdf

发布:2025-03-12约2.9万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通

用10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古诗三首》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残、犹、傲、君、橙、橘”,指导书写“赠”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等方法大致理解古诗

大意。初步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大致理解古诗大意。初步

体会诗中的情感。

一、诗歌导入,揭示诗题。

1.背诵《山行》引出古诗《赠刘景文》。

2.板书诗题《赠刘景文》。

3.指导书写“赠”。

(1)学生观察“赠”。

(2)自由说说写这个字应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评价。

4.指导理解题。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了解诗人(简单了解)。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读好节奏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荷尽,擎雨盖、菊残犹傲霜枝橙。

3、检查生字:(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送进句子自由读一读。注意读通句子(指名

读,师范读,男女生读,齐读,)。

5、再读古诗、读出节奏。

诗歌诗歌,诗中一定藏着动听的歌。请同学们自由读读,

读出节奏。

6、师范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对读、叠读),

男女生合读(对读、叠读)、齐读。

三、再读诗歌,想象画面,了解诗中描写的景物。

1、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诗中不仅有

歌,诗中还有画呢。请同学们默读古诗,边读边圈出诗中描

写的秋天景物(不动笔墨不读书)。

2、汇报交流。

3、相机板书。

4、用所圈的词语理解诗句。

(1)看到“荷”你想到了什么?深秋的“荷”在诗人

眼里又是怎样的呢(指导看插图,副板书:看插图)?理解

“擎雨盖”(副板书:借助注释)

看到这样的景诗人会发出怎样的感叹?请你用上一个

感叹词。(板书:唉!),带上这个感叹词读:唉!荷尽已无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韩非子》

擎雨盖(指名读,齐读,合作读)

(2)根据所圈的“菊残”“傲霜枝”你看到、想到怎样

的画面?

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副板书:联系生活),

诗人看到这样的景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提醒学生诗人

虽看到荷已尽,而菊还“傲霜枝”此时诗人的心情会怎样(好

一点),诗人会发出“咦!”(板书:咦!)

5、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句,诗人看到这些景会对好朋

友刘景文说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当你看到眼前一片果园,你会情不自禁的发出(哇!)

赞叹声。指导学生带着感叹词“哇!一年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