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 .pdf

发布:2025-03-19约6.05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

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

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

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

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2页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

(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

“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

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3页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

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斜:不正。

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教案15篇--第4页

寒山:深秋的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