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石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doc

发布:2016-12-04约3.8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灰土试验段总结报告 我项目部于2014年6月13日至2014年6月20日完成K19+695.3~K19+795.3(市政桩号K5+300-K5+400)段右幅机动车道4%石灰土试验段的施工,根据试验段施工积累的原始数据,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控以及对测量、试验等相关数据采集,我们总结出了我标段灰土施工的一些基本施工参数,具体内容总结如下: 试验段施工目的: 本试验段是为了验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检验所采用的机械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摊铺、拌合及压实的要求和工作效率,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适用性。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压实设备的类型及最佳组合方式,确定碾压遍数、速度等工序;确定每层灰土的松浦厚度,以指导以后大规模的灰土土方路基施工。 施工准备 2.1施工场地布置: 2.1.1选择路基各项指标合格路段作为此次试验段,即K19+695.3~K19+795.3段,共计100米,400m3。此段路基所需6%灰土的最大干密度为1.661g/cm3,最佳含水量17.2%。 2.1.2组织测量人员进行试验段96区第一层标高的复测和中桩放样,并且用灰线画出灰土施工区域,具体确定试验段的位置。 2.2材料的准备:试验室对进场石灰进行检测,对达到Ⅲ以上石灰方可使用。石灰在使用前7-10d内充分消解,并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湿度,减少石灰飞扬,并将消解后的石灰用彩条布覆盖,防止石灰出现水化现象,影响石灰改善土的强度。 2.3施工机械配置: 机械名称 规格 数量 性能 备注 推土机 T120 1台 良好 振动压路机 YZ20 1台 良好 平地机 PY185 1台 良好 灰土拌合机 WBZ24 2台 良好 装载机 ZL30 1台 良好 自卸汽车 5T 7台 良好 洒水车 8000L 1台 良好 静压压路机 YZT22 1台 良好 铧犁 / 1台 良好 挖掘机 CAT220 2台 良好 注:每个翻斗车装灰3.4t,30装载机斗铲容量画线标记装灰为1.0t,稳定土拌和机拌合宽度为1.7米,拌合深度为30cm。 2.4人员及检测仪器、试剂配备: 本次工艺性试验,配备人员如下表: 姓名 职务 责任 郑红军 项目副经理 负责现场全面工作 陈善能 道路工程师 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吴芳贵 试验工程师 负责现场试验检测工作 黄飞 试验员 负责现场试验记录 刘仙 试验员 负责现场试验操作 魏云 技术员 负责现场技术工作 叶成龙 技术员 负责现场数据采集 魏高蒙 技术员 负责现场数据记录 付豪 测量员 负责现场测量 王伟宏 测量员 负责现场测量 其中包括各种机械操作手18人。 检测仪器、试剂配备,全站仪、水准仪、灌砂筒及EDTA试剂等。 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控制 3.1施工工艺 施工流程图 3.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2.1标高复测及灰土施工区域的确定:2014年6月13日组织测量和相关人员进行上土前中桩放样和标高的复测,确定初始标高,并且用灰线打出灰土施工区域。 3.2.2上土2014年6月13日将灰土施工区域按8米×10米划分格子,并初步按松浦系数1.25计算素土方量,每个格子存放土方量20m3(一车)。然后组织推土机进行粗平,并用平地机进行初步精平。 3.2.3素土标高测量及含水量测定:2014年6月14日测量人员恢复中桩并布设右12米,右20米点位,进行素土顶面标高测量,同时试验人员在施工现场取样检测素土含水量。标高测量结果与复测标高差值为25.3cm,含水量试验数据显示平均含水量在17.2%。 3.2.4布灰:2014年6月14日组织人工和机械布灰。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右幅机动车道灰土宽度16米,厚度为20cm,灰剂量6%,则计算得试验段共需要石灰21t。根据计算每个格子需要石灰量为1.05t。 组织翻斗车(每车装灰3.4t)将试验段所需石灰全部运至试验段路基上,共计运输6车。然后用30装载机(标记容量为1.0t),在每个灰格内放置1铲灰,现场技术人员逐个检测每个灰格的体积,保证每个灰格内石灰体积。 然后组织人工将每个灰格内石灰均匀的撒在每个灰格内,同时将石灰中个别石块及未消解的石灰剔除。 3.2.5拌合2014年6月15日先用铧犁翻拌一次,使石灰置于中下层,然后用旋耕机粉碎翻拌一次,再用铧犁翻拌一次,用旋耕机粉碎在翻拌一次,使石灰和水分分布均匀,并闷料一夜。2014年6月16日检测含水量合适时,用平地机粗平一遍,组织一台灰土拌和机拌合2遍。拌和时派专人跟机挖坑检查拌和深度,每隔5-10米挖验一处,检查拌和是否到底,防止有素土夹层。对拌合不到底的段落,及时提醒拌和机操作手返回重新拌合。 在进行第三遍拌和前,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进行第三遍拌和。并对已拌和的灰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