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范里安中级微观经济学课件第0章.ppt

发布:2016-03-30约1.11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第10章 跨时期选择 教学目的:掌握关于“跨时期选择” 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1、预算约束 2、消费偏好 3、比较静态分析 4、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 5、现值及其应用 6、债券 7、税收 1、预算约束 (1)假设:两个时期的商品价格均为1。 (2)两个预算约束表达式 (3)几何图形 两个预算约束表达式 终值表达式: 现值表达式: 跨时预算约束 考虑通货膨胀后的预算约束 假设:今天的价格为1,明天的价格为p2,m1和m2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收入,r是名义利率。 考虑通货膨胀后的预算约束 任意T期的跨期预算约束 2、消费偏好 通常假设消费者偏好是凸的,即消费者愿意在每个时期都消费一个“平均”的数量,而不是今天消费很多明天一点也不消费,或者相反。 3、比较静态分析 收入流的变动 -在利率不变的前提下,收入流的变动引起收入现值的变动,从而预算线发生平移。 利率变动 -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 -变动的福利影响 利率变动后决策者角色的确定 如果决策者原来是借款者,那么,当利率下降时,他仍然会做为借款; 如果决策者原来是贷款者,那么,当利率上升时,他仍然会做为贷款者; 利率变动的福利影响 利率下降-原来是贷款者-利率下降后仍然是贷款者 4、斯勒茨基方程和跨时期选择 对于一个借款者,利率上升必然减少今天的消费; 对于一个贷款者,利率上升的影响不确定 5、现值及其应用 现值预算约束式: 结论:如果消费者能够按固定利率进行借贷,那么消费者始终偏好具有较高现值的收入模式,而不是具有较低现值的收入模式。 运用“现值”来评估投资 净现值 6、债券 债券的现值: 统一公债(终身年金)的现值: 7、税收 在利息支付可以抵扣税款的情况下,无论是贷款人还是借款人,税后利率都是相同的。 税前利率: r 税后利率:(1-t)r 可见,对储蓄课税会减少人们想要储蓄的货币量,对借款补贴却会增加人们想要借入的货币量。 * c1 c2 m2 m1 0 0 储蓄 借款 斜率 = -(1+r) m2 c2 c c’ 这种情况违反了“显示偏好弱公理” m2 c1 m1 c2 c1 c c’ 消费者福利一定下降 m2 m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