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及影响)(课件)-高二地理(中图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2021年9月30日上映的《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的故事。;正常年份,赤道两侧的信风将太平洋东侧大量的表层暖水输送到西侧,下层海水上涌,同时,秘鲁寒流北上补充,使得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相对较低。;1、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低,空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降水偏少,气候偏干。
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高,空气对流强烈,降水较多,气候较湿润。
;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现象。;东南信风势力减弱,从太平洋东侧输送到西侧的暖水明显减少(赤道逆流增强,温暖海水东侧集聚),北上补充的秘鲁寒流同时减少,导致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表层海水温度较正常年份偏高,这样就形成了厄尔尼诺现象。;1、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空气对流增强,降水增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下降,空气对流减弱,降水减少,易发生旱灾和山火。
;【知识拓展】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的国家;;2、冬季风变弱,冬季较正常年份更暖(暖冬)。;【课堂练习】;拉尼娜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而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当东南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层海水不断向西流动,深层的冷水不断上泛进行补充,导致该地区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于是便产生了拉尼娜现象。;1、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降低,空气对流减弱,降水偏少,易发生旱灾和山火。
赤道西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升高,空气对流增强,降水较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2、冬季风增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冷冬)。;【课堂练习】;从海气相互作用思考长津湖战役低温天气的原因?;1、受盖马高原地势影响,地势高,气温低??;2021年年初的拉尼娜在4月结束,但10月开始,拉尼娜现象再次出现,因此今年是个十分罕见的“双拉尼娜”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沃克环流是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沃克环流是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沃克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下图示意2021年某时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表层水温与正常年份水温偏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