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2说课稿-4.3.2 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docx
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2说课稿-4.3.2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信息技术粤教版选修2《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8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熟练掌握图形图像素材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选择合适的图像处理软件,了解其界面布局和基本功能。
②能够运用软件工具对图像进行裁剪、调整大小、色彩校正、添加文字等基本编辑操作。
③学会使用图层功能进行图像的组合和编辑,以及如何保存和导出适合不同用途的图像格式。
2.教学难点,
①理解并应用图像分辨率、像素和图像格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
②掌握图像色彩调整的高级技巧,如曲线调整、色阶调整等,以提升图像的美观度和专业度。
③解决图像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图像模糊、色彩失真等,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在图像制作中尝试不同的创意和风格,提升作品的个性化和艺术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演示法,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图形图像素材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操作,共同完成图像制作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不同风格和类型的图像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作为案例教学材料。
4.设置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图像处理工具和技巧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图像,如海报、广告、艺术作品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像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图像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所需工具,激发学生对图形图像素材制作的学习兴趣。
3.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教师讲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布局、工具栏功能等。
2.详细讲解图像裁剪、调整大小、色彩校正、添加文字等基本编辑操作。
3.介绍图层功能,讲解如何使用图层进行图像的组合和编辑。
4.讲解图像分辨率、像素和图像格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
5.讲解图像色彩调整的高级技巧,如曲线调整、色阶调整等。
6.用时:20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等。
2.每组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制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5.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出与图像制作相关的问题,如“如何提高图像分辨率”、“如何调整图像色彩”等。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图像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的?”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提问:“你认为图像制作需要具备哪些核心素养?”
4.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5.用时:5分钟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4.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像处理软件的详细介绍,如Photoshop、GIMP等,包括其发展历史、功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图像处理技术的历史发展,从早期的扫描仪、绘图板到现代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图像格式的种类及其特点,如JPEG、PNG、GIF等,以及不同格式在图像处理中的适用场景。
-图像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模型、色彩空间和色彩校正。
-图像编辑的高级技巧,如蒙版、路径、滤镜和插件的使用。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视频教程学习图像处理软件的高级操作技巧。
-鼓励学生参与图像处理相关的竞赛和活动,如摄影比赛、海报设计大赛等,以提升实践能力。
-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PhotoshopCS6从入门到精通》、《数字图像处理》等,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推荐学生关注图像处理领域的权威杂志和网站,如《计算机世界》、《数字艺术》等,了解行业动态和技术趋势。
-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