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6.1《百分数的认识》(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包括百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以及计算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掌握百分数的读、写、计算等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分数、比等知识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直观想象等核心素养。学生将通过百分数的认识,发展数学抽象能力,理解数量关系和比例概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升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能力;通过图形和数的关系,培养直观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百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并能正确表示和读写百分数。
2.百分数的应用: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求百分比、比较大小等。
难点:
1.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学生理解百分数与分数在表示比例关系上的联系,并能进行互换。
2.百分数的计算:学生在进行百分数计算时,容易出错,特别是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分数和小数的转换。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直观教具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如使用饼图、条形图等。
2.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转换。
3.加强对百分数计算的练习,特别是涉及小数和分数转换的计算,通过反复练习和错误分析,帮助学生克服计算困难。同时,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巧。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直尺、圆规、彩色粉笔、计算器。
2.课程平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网络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百分数概念动画、百分数应用案例视频、在线练习系统。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饼图模型、条形图模型)、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百分数吗?”来引发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和好奇心。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分数和小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详细讲解百分数的意义,强调它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百分数的表示方法,如“50%”表示一半。
-举例说明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折扣、比例等。
举例说明:
-展示具体的例子,如计算商品的折扣、比较两个数的比例等。
-使用图形和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概念。
互动探究: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以及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实践操作:让学生实际操作,如用圆规和直尺绘制百分数的图形。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折扣、比较商品价格等。
教师指导:
-巡视教室,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对于共性问题,集中讲解,确保全班学生都能理解。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百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课本上的练习题和实际应用题。
-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并下节课进行展示和讨论。
6.教学活动细节
-在讲解百分数的意义时,可以使用彩色粉笔在白板上绘制饼图和条形图,直观展示百分数的概念。
-在互动探究环节,可以安排学生轮流讲解自己的解题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课堂总结环节,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7.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知识。
-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效果
一、知识掌握方面
1.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解释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学生能够正确读写百分数,包括将分数和小数转换为百分数,以及将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和小数。
3.学生掌握了百分数的计算方法,包括求百分比、比较大小、求特定百分比等。
4.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折扣、比较比例、分析数据等。
二、能力培养方面
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能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