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江苏)【苏州职业大学】-通信技术 专业建设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申报材料
苏州市职业大学
通信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011年10月)
目 录
概 述 3
一、专业建设基础 5
1.1 区域产业背景 5
1.2 通信行业的岗位分析 6
1.3 通信技术专业定位 7
1.4 通信技术专业现状 8
1.5 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11
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 12
三、专业建设内容和改革举措 13
3.1 1、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企业学院”的合作平台 13
3.2 以“企业学院”为依托,推进实训基地软硬件平台建设 15
3.2.1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15
3.2.2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17
3.2.3 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17
3.3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实践导向的“技术应用性”专业课程体系 17
3.3.1 构建开放职业认证型课程体系 17
3.3.2.教学内容改革 19
3.3.3 课程与教材建设 19
3.3.4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20
3.3.5 完善技能考核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20
3.4 坚持专兼并举,打造“双师”专兼结合优秀师资队伍 20
3.5 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DIA数字信息化评价平台 22
3.6 形成“企业学院”的服务机制,强化社会服务功能。 22
3.7 专业建设预期的效果 23
四、专业建设进度与绩效指标 24
五、专业建设经费预算和年度执行计划 26
概 述
本专业主要面向苏州地区与周边的通信产业,培养适应通信系统工程建设、维护管理以及光纤光缆和电子通信产品生产、测试、工艺、技术服务等岗位,满足通信企业需求、职业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建设内容:
构建区域“通信行业校企联盟”、“企业学院”的校企合作平台,融“生产性实训”、“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为一体;企业(行业)全面参与制定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指导下,共同制定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将合作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和职业素养要求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并由企业人士参与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引入大唐“DCNE认证”等通信行业认证证书改革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综合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开发,“移动通信网络维护”、“光纤光缆制造工艺”等虚拟实训平台;建设新增12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内校外实训体系;校企共同开发大唐“DCNE认证”的课程体系,建设2-4门基于工作过程的符合通信专业岗位技能要求的专业能力核心课程,并编写相应的体现“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教材;与江苏永鼎、江苏通鼎、江苏亨通等光缆企业合作,开发1-2门基于生产过程的校企对接专业拓展课程以及相应虚拟教学系统,将企业生产真实情景引入课堂教堂;以电子设计竞赛、通信技能竞赛为载体,开发系列竞赛技能递进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引进与培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有计划安排骨干教师参加通信行业培训并取得行业资格证书;全面实施专业教师企业实践计划;有计划安排专职教师国内外研修与学历提升教育;完善企业兼职教师聘用制度,聘请通信行业企业的骨干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加强沟通交流,稳定队伍,使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达到50人以上;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对通信技术专业建设中的专业教学机制、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教学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水平进行全面的定量评价;构建融“专业展示(Display)”、“数据调查(Investage)”、“评价分析(Analysis)”于一体的DIA数字信息化评价平台;成立“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企业员工“移动通信网络维护”、“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等项目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开发等服务。
专业特色:以“通信行业校企联盟”“企业学院”为校企合作平台,强化校企“教、产、研”深度合作;企业全面参与共同制定人才方案的制定,将合作企业文化培训课程和职业素养要求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引入大唐“DCNE认证”等通信行业认证证书,改革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与光缆企业合作开发校企对接专业课程,实现光缆企业准订单人才培养。学生通过认证课程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性地参加职业技能或认证考试,有效促进“双证融合”、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资金预算:建设项目预算资金为7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200万元,地方财政200万、学校自筹资金200万、企业投入100万元。其中,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元用于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万元用于师资,万元用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一、专业建设基础
1.1 区域产业背景
通信行业已经成为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随着3G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