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能通过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认识小数——能通过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认识小数——能通过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教材分析
《认识小数——能通过吗》(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测量》中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小数,了解小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并能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和计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小数的概念,为后续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打下基础。教材以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数感,通过小数的认识,能将实际情境中的长度、重量等物理量与数学小数概念建立联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索小数的读写规律,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难点:将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量与小数建立联系,正确读写小数。
解决办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测量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小数的存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具体策略如下:
1.利用教具和实物展示,如直尺、米尺,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度与小数的对应关系。
2.设计互动游戏,如小数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小数的读写。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读写规律。
4.课后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小数的读写和应用,及时反馈和纠正错误。
教学资源
-实物教具(直尺、米尺、不同长度的绳子)
-小数读写练习卡片
-电子白板/投影仪
-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程教学平台
-信息化教学资源(小数教学动画、互动教学游戏)
-传统黑板和粉笔
-小组讨论指导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不同长度的绳子,邀请学生上台测量并报告长度。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记录这些长度?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用整数不够精确?
3.引出主题:介绍小数作为更精确表示长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认识小数:
-教师通过电子白板展示小数的结构,解释小数点的作用。
-示例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如“3.2”读作“三点二”。
-用实物教具(直尺、米尺)展示小数与实际长度的关系。
2.小数的读写练习: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几个小数,确保理解。
-学生分小组,相互练习小数的读写。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活动:每个小组分配一套小数读写练习卡片,小组成员轮流抽取卡片,正确读写出卡片上的小数。
2.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读写进行纠正和反馈。
3.电子白板上展示几个小数问题,全班学生共同解答,教师点评答案。
四、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的小数价格。
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组听后提问或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堂提问与总结(5分钟)
1.教师提问:小数与整数有什么不同?小数点在读写时有什么作用?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小数的特点和重要性。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小数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六、课堂结束(2分钟)
1.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小数的奥秘。
2.教师提醒学生下节课将学习小数的加减运算,做好预习。
总用时:45分钟
知识点梳理
1.小数的概念
-小数的定义:小数是一种表示整数之间比例关系的数。
-小数的组成: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2.小数的读写规则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位数。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写,小数点写作一个小圆点,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位数。
3.小数点的意义
-小数点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隔开,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
4.小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小数部分的每一位,从左到右依次比较,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5.小数的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常用于表示价格、长度、重量等。
-小数在科学计算和工程测量中也广泛应用。
6.小数的四则运算(为后续学习铺垫)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对齐小数点,按照整数的加减法规则进行计算。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先按照整数的乘除法规则计算,然后根据需要移动小数点。
7.小数的单位换算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