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河流 第1课时 以外流河为主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2-09约2.8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第1课时以外流河为主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主要内容为以外流河为主,通过介绍我国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了解我国外流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地理素养。本节课与课本紧密联系,内容丰富,符合实际教学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升空间思维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通过学习外流河的分布和特点,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其对我国河流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同时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我国外流河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②外流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对气候、水文、植被等的影响;

③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运用地图分析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和流域特征;

②理解外流河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综合性和复杂性;

③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策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以及相应的学习资料。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中国河流分布图、外流河典型案例视频等。

3.实验器材:无实验操作,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准备地图投影仪等设备,以支持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河流的分布特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哪些河流是外流河?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重点探讨我国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讲授新知(20分钟)

(1)外流河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教师展示中国河流分布图,讲解外流河的分布特点,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并解释其成因,如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2)外流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讲解外流河对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如长江对长江流域的气候调节作用,黄河对黄河流域的植被影响等。

(3)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措施,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判断题:我国外流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2)选择题:下列哪条河流是我国最长的外流河?(A.长江B.黄河C.珠江D.黑龙江)

(3)简答题:简述外流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外流河的分布规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强调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阅读教材第二章第三节,总结外流河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2)收集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了解外流河的实际情况;

(3)思考如何保护我国的外流河资源,提出自己的建议。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我国外流河的分布规律、特点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他们能够识别我国主要的外流河,如长江、黄河、珠江等,并了解它们在地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2.空间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方式,提升了空间思维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地图分析河流的流向、流域特征等,培养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能力。

3.生态保护意识

学生在了解外流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后,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他们认识到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等对于维护河流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外流河的开发与保护案例,提高了实践能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针对外流河保护的合理建议,如节约用水、治理污染等。

5.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6.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够主动查找资料、参与讨论,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7.团队合作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需要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互动,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8.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培养了正确的价值观。他们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案例教学:在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