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节对账与结账.ppt

发布:2018-04-10约3.22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武汉理工大学 《会计学原理》资源共享课程 《会计学原理》教学团队 本章结束 谢谢! 第七章 会计账簿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一、对账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一)对账的概念 核对账目,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完整和准确,在将本期经济业务登记入账以后,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二)对账的内容 对账是登账后、结账前的一项工作,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1.账证核对 2.账账核对 3.账实核对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1、账证核对的内容有: (1)会计凭证记载内容与实际经济业务是否相符; (2)是否如实反映了有关数据和资料; (3)所登记账薄与记账凭证中的账户名称是否相符; (4)应借应贷方向是否一致; (5)金额是否相等。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2、账账核对内容包括: (1)总账借方、贷方发生额合计数的核对 (2)总账与所属明细账的核对 (3)总账与日记账的核对 (4)会计账簿与业务部门的实物账核对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3 账实核对 账实核对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物数额的核对。 在实际工作中,账实核对一般是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财产清查来进行的,账实核对的实质就是财产清查。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3.账实核对内容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核对;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出纳员的库存现金实有额的核对; 存货类物资明细账余额与实物结存量的核对; 各种债权债务账目与往来单位账目的核对。 (三)对账的内容与方法 为对账内容 为对账方法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二、权责发生制与账项调整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一)权责发生制的要义 (二)账项调整的含义及原因 含义:在权责发生制下,企业在会计期末对某些应计入本期的收入和费用事项(账项)的账务处理(调整)。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账项调整 不调整的后果:虚减资产(应收账款)、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负债(应交税费);虚减利润。 应交税费 (三)账项调整的内容 1.应计未收收入的调整。(由应收账款引起)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账项调整 不调整的后果:虚增负债(预收账款);虚减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和负债(应交税费);虚减利润。 应交税费 (2)应计预收收入的调整。(由预收账款引起)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账项调整 不调整的后果:虚减负债(预提费用)和费用(财务费用);虚增利润。 还款期 (3)应计未付费用的调整。(由预提费用产生) 预提费用——应当预先在受益会计期间确认为费用,需要在未来会计期间支付的款项。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1月1日,用银行存款支付全年保险费12 000元) 账项调整 不调整的后果:虚减费用(管理费用);虚增资产(待摊费用)和利润。 (4)应计预付费用的调整。(由待摊费用产生) 待摊费用——预先在某一会计期间支付款项,但需要在以后受益期间分摊的费用。(如果本期受益也应负担)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5.权责发生制下的其他账项调整内容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将发生在固定资产购建上的支出按其使用情况计入各期费用。 计提资产的减值准备——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将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计算计入损失发生前各期的费用。 三、结账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一)结账的概念 在会计期末对本期内全部经济业务登记入账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小结,计算出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其结转下期或转入新账的过程。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2.结账的内容 (二)结账的步骤与内容 1.结账的步骤 第七章 第三节 对账与结账 费用类账户 收入类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11) 8 200 (8)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