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优秀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莫高窟优秀教案
篇一:《莫高窟》教学设计
《莫高窟》教学设计
【教学背景】
多媒体的广泛运用,让语文阅读教学进入新时代。它画面新颖,表现生动,具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启发,能发掘学生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枯燥的表现手法。语文学习的特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思维。只要恰如其分的使用多媒体,就能让它引领孩子进入阅读的个性化,让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哈姆莱特”。
【教学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莫高窟》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走进敦煌莫高窟这一艺术宝库,了解莫高窟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赏读、积累课文介绍莫高窟的优美词语、句段,初步感知文章“总写——分写——特写——总写”的构段方式。
【教材分析】
莫高窟凝聚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显示出民族自豪感。《莫高窟》这篇文章描述了莫高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和宏伟瑰丽的壁画,那栩栩如生的艺术精品,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文化。
课文是以总分总的结构来介绍的,第一段描写了莫高窟的位置和环境;第二、三段着力描写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文中运用了生动准确的四字词语和排比描写,将精妙绝伦的彩塑和壁画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从多方面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说明详细具体。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神态描写,表达方法等,都是本年级段的学习重点。第五自然段总结全文,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亦是文章的文眼。本篇文章的内容极具鉴赏性,适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多读、多想,感悟莫高窟带给我们的意义。
【教学方法】
莫高窟与《莫高窟》,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通过品味《莫高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结构的精妙,思想的深刻。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利用多媒体引入莫高窟,展现莫高窟,从而认识莫高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莫高窟》。
2、ppt出示: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
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还记得文中的这句话吗?大家一起读。现在,就让我们摒住呼吸,再次走进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板书:艺术宝库)
二、“触摸”彩塑。
(一)速写
1、(出示ppt图片)。请大家看这些图片,他们是谁?谜底就在这段文字中,读一读。
2、说出你的答案,依据是?(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
3、千年之前,人们塑造这些彩塑,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寄托:
人们塑造菩萨,是希望他排忧解难,所以他——(屏幕出示,指名读,女生读)“慈眉善目”;
人们塑造天王,是希望他守护四方,所以他——(屏幕出示,指名读,男生读)“威风凛凛”;
力士脚下各踏一只小鬼,人们希望他捍卫正义,所以他——(屏幕出示,指名读,齐读)“强壮勇猛”。
4、这就是莫高窟中的彩塑,他们——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强壮勇猛的力士。(ppt屏幕出示图片,引读)
(二)、特写
1、让我们拉近一幅特写(ppt屏幕出示卧佛),这是莫高窟彩塑中的一尊卧佛。书上是怎么描写这尊卧佛的呢?(ppt出示描写卧佛的文字)自由读。
2、你从“长达16米、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这些文字里读出了什么?(雄伟、造型逼真、惟妙惟肖、精妙绝伦??)
3、谁来读读这段文字?(指名读、齐读)
4、作者用这简简单单的四字词语,将菩萨、天王、力士、佛祖的形象、神态写得各具特色,这就是(齐读)“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怪不得游人们会啧啧称赞。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5、游人啧啧称赞的仅仅是彩塑吗,更应该称赞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板书:智慧的结晶)
6、所以,我们会说——(ppt屏幕出示,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背诵
1、再来看看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什么结构?(总分总)
2、记住这种特点,会让背诵更加简单。(尝试背诵)
三、走进壁画
1、第三自然段主要描述了壁画,作者是如何让巧妙的连接彩塑和壁画的呢?(出示句子)
2、上句承接彩塑,女生读,下句开启壁画,男生读。
3、壁画的特点是什么?(宏伟瑰丽)谁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宏伟瑰丽?
4、请同学们同桌小组合作,找找第三自然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壁画的宏伟瑰丽?划出相应的词或者句子,在旁边写一些自己的读书感受。
5、让我们分享一下学习成果。
A面积大:四万五千多平方米12个操场真是宏伟啊!
B内容多:1请你来读读这段文字。
2(ppt出示主题丰富的壁画)让我们来欣赏欣赏。(教师讲解,学生
猜测)。
3壁画的内容如此丰富,简直就是一个缩小了的世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