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血液循环探讨.ppt

发布:2017-03-28约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血液循环 主讲:敬启松 心 脏 生??理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1. 心房开始收缩 2. 心房开始舒张, 心室开始收缩 3. 房室瓣关闭 4. 半月瓣开放 5. 心室开始舒张 6. 半月瓣关闭 7. 房室瓣开放 心舒期> 心缩期; 两心房或两心室活动基本同步 心缩期↓ 心率↑ 心肌本身血液供应↓ 不利持 心舒期↓ 休息时间↓工作时间↑ 久活动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三)心音的产生 二、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三、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影响前负荷(回心血量)的因素 (1)心室充盈时间:心率增快,心室舒张期和充盈时间均缩短,心室充盈减少,搏出量减少。 (2)静脉回流速度:静脉回流增快,心室充盈量增多,搏出量增多。 (3) 射血后心室内的剩余血量增多,回心血量减少,搏出量减少。 (二)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三)后负荷(动脉血压)的影响 (四)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小 结: 思考题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电活动 (一)心肌细胞功能分类 (二)心室肌细胞的RP、AP及其形成机制 1、比较骨骼肌和心室肌的AP异同 小结:动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二、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三、传导性 (二)心脏内兴奋传播的过程 (三)传导特点及意义 四、体表心电图 (整个心脏的生物电变化) (二)正常典型心电图及其生理意义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较厚,含有丰富的弹力纤维。主动脉和大动脉可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小动脉(阻力血管):内径只有20-30μm,对血流阻力很大。 毛细血管(交换血管):口径很细,但因数量多,故总的截面积非常大,因此血液在毛细血管内的流速十分缓慢。 静脉(容量血管):数量较多、口径较大而管壁较薄,故容量大。循环血量的60%-70%容纳在静脉中。 收缩压:心室收缩射血时,动脉血压上升达到的最高值。 舒张压:心舒期内,动脉血压下降达到的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平均动脉压: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1.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 100~120mmHg 舒张压 60~80mmHg 脉 压 30~40mmHg 平均动脉压= 100mmHg(舒张压+1/3脉压)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收缩压↑↑、舒张压↑ 脉压↑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每搏量的多少,搏出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 (2)心率 ↑:舒张压↑↑ 、收缩压↑ 脉压↓ 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舒张压↑↑、收缩压↑ 脉压↓ 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舒张压改变主要 反映外周阻力变化。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大A弹性↓ 舒张压 ↓ 、 收缩压↑、 脉压↑ (5)循环血量与血容量的比例关系: 循环血量↓ 、血管容量↑ 体循环充盈压↓ 回心血量↓ 血流量↓ 舒张压↓ 、收缩压↓ 高血压分级 根据血压升高的不同,高血压分为3级:    临界高血压: 收缩压140~150mmHg;舒张压90~95mmHg;    1 级高血压(轻度): 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