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收集和整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统计资料的来源
统计资料的来源
⑴、经常性资料
①、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②、统计报表和报告卡
⑵、一时性资料
①、调查研究资料(不施加处理因素)
②、实验(试验)研究资料(施加处理因素)
变量的类型
⑴、数值变量(计量资料)
⑵、分类变量
①、无序分类变量(计数资料)
②、有序分类变量(等级资料)
变量 (variable)
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时,要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观察单位(observed unit)。对观察单位(即个体:一个人、一个家庭或一个地区等)的某项特征进行观察和测量,所得指标称为变量。观察和测量的结果可以是定量、半定量或定性的,统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value of variable)。根据变量的性质一般可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
数值变量又称为定量变量,是指相同性质的观察单位所具有的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大多数数值变量属于连续性变量。
分类变量 (categorical variable)
分类变量又称为定性变量,是指相同性质的观察单位所具有的变量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又可分为两类:①无序分类,即分类之间没有顺序,属于间断性变量;②有序分类,即分类之间有一定顺序或分类的排列有程度差别。
随机变量的分类
离散型变量(discrete variable),相当于计数资料;
连续性变量(continuous variable),相当于计量资料;
有序变量(ordinal variable),相当于等级资料。
第二节统计资料的类型
统计资料的类型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等级资料
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
计数资料(enumeration data)
等级资料(ranked data)
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
根据研究目的及数据分析的要求,不同类型的资料可以相互转换。例如:下面一组20?40岁成年人的血压(收缩压)资料。但是,若将连续性数据转换成分类数据时,同一类别或同一等级中的数据视为相同,则原有的数据差别无法体现,因此,有可能使部分信息受到损失。
第三节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
一、设计
二、收集资料
三、整理资料
四、分析资料
一、设计 (Design)
目的:以尽可能少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设计是后三个步骤的依据,是统计工作中最关键的一步。
方法:应遵循对照、齐同、随机和重复4个基本原则。医学科研设计有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调查设计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统计设计包括资料搜集整理与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安排;实验设计包括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实验。
二、资料的搜集(Collection of Data)
要求:原始数据准确、完整、及时。
资料的主要来源:
1.经常性资料:①统计报表:国家统一制定并要求定期逐级上报的报表;②报告卡(单);③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记录。
2.一时性资料:①专题调查(不施加处理因素);②实验(试验)研究(施加处理因素) 。
三、资料的整理(Sorting Data)
目的:使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
化,便于进一步计算和分析。
方法:1.检查和核对
2.设计分组:①数量分组;
②质量分组。
3.设计整理表,汇总
四、资料的分析(Data Analysis)
目的:计算有关指标,反映数据的综合特征(亦称综合指标),阐明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方法:①统计描述(descriptive statistics),指用统计指标、统计表、统计图等方法,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②统计推断(inferential statistics),指如何抽样,以及如何由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特征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