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优秀5篇).pdf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优秀5篇)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篇一
为保证公司能最大可能的拓展市场以利于销售,同时又要以最小的坏帐损失代价来保证
公司资金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并尽可能的缩短应收帐款占用资金的时间,加快企业资金周
转,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应收帐款的日常管理和健全客户的信用管理体系,对应
收帐款在售前、售中、售后进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销售、财务的监管
(一)、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各项条款
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日后处理应收帐款时与客户产生分
歧而带来经营风险:
1、要严格检查以杜绝无效合同的出现。签订合同要贴合“三性”(合法性、真实性、可
行性)和“五审查”(对方主体是否合格、授权代理是否合法、资信是否保证、经营范围是否
超出、合同结算方法和法定程序是否贴合规定)。
2、明确各项交易条件,如: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个性交待付款日期,如收款
期到期时能批复付款的决定人务必要注明,以防对方互相推托而推迟付款期)、发票的开具
事项、技术要求、运输状况等;
3、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违约职责;
4、确定合同期限,合同结束后视状况再行签订;
5、加盖客户的合同专用章(避免个体行为的私章或签字);
(二)、定期的财务对帐
财务要构成定期的对帐制度,每个月务必同客户核对一次帐目,以免造成单据、金额等
方面的误差,给应收帐款的管理带来困难,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而造成呆、死帐现象。同时,对帐之后要构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如客户加盖公章回传等,
而不是口头承诺。
(三)、减少赊销运作方式
销售人员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或为了完成销售目标而采取赊销结账的运作模式。这种销
售模式是客户拖欠应收货款的土壤,并极易造成呆、死帐的出现。我们已制订了相应的销售
奖励政策,鼓励销售人员采取现款现货等方式合作,尽量减少赊销的方式。
(四)、建立信用评定、审核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够做到现款现货的客户很少,我们要建立信用评定、审核制度,
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额度和期限。对客户的信用管理要采取动态的管理办法,即每
月根据前期合作状况,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重新评定。
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一)、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建立
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建立由业务部门完成,公司业务部应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建立以下
几个方面的客户信息档案,一式两份,由业务经理复核签字后,一份保存于公司总经理办公
室,一份保存于公司业务部,业务经理为该档案的最终职责人。
1、客户信息档案包括:
A、客户基础资料:即有关客户最基本的原始资料,包括客户的名称、地址、电话、所
有者、经营管理者、法人代表及他们的个人性格、兴趣、爱好、家庭、学历、年龄、潜力、
经历背景,与本公司交往的时间,业务种类等。这些资料是客户管理的起点和基础,由负责
市场产品销售的业务人员对客户的访问收集而来;
B、客户特征:主要包括市场区域、销售潜力、发展潜力、经营观念、经营方向、经营
政策、经营特点等;
C、业务状况:包括客户的销售实绩、市场份额、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者的
关系及于本公司的业务关系和合作状况;
D、交易现状:主要包括客户的销售活动现状、存在的问题、客户公司的战略、未来的
展望及客户公司的市场形象、声誉、账务状况、信用状况等。
2、公司根据用户信息档案、历史交易记录、年交易额等,对客户实行分类管理,划分
为A、B、C、D四类。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A类用户:商业信誉良好,严格执行供销合同,货款及时归还。
B类用户:商业信誉一般,无不良商业信用记录,资产质量欠佳,现金支付潜力不稳定,
基本能按合同执行,偶有拖欠货款记录,经催收能归还。
C类用户:业务量占公司总业务量比例很小,但又务必持续业务往来关系之客户,务必
采取款到发货。
D类用户:产生遗留拖欠货款,务必及时清欠之客户。
3、签约时要对销售合同的各项条款进行逐一审查核对,合同的每一项资料,都有可能
成为日后产生信用问题的凭证。合同是解决应收帐款追收的根本依据。
(二)、客户发生欠款的危险信号: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客户出现的一些信息,对应收货款的安全性是有警示作用的。如:
1.办公地点由高档向低档搬迁;
2.频繁转换管理层、业务人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