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压力容器工艺守则(新).doc

发布:2023-08-28约4.77万字共8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下料工艺守则 【第0次修改】 PAGE 1 PAGE 63 第一章 下料工艺守则 1.总则 (1) 本守则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下料工序。 (2) 不锈钢压力容器下料除按本守则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守则》的规定。 (3) 本守则若与产品工艺文件有矛盾,应以产品工艺文件为准。 2.通用规定 (1) 工艺文件(施工图、工艺卡、钢板排板图、产品零件清单等)齐全,有疑义时应及时向工艺员、材料员反映。 (2) 供应库房按产品零件清单提供符合相应标准的合格材料,下料前要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 (3) 根据钢板排板图进行排板划线。 (4) 按照《标记移植管理制度》进行标记移植。 (5) 按施工图或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文件确定坡口型式。 3.排板图 (1) 排板时应根据施工图纸、到货材料规格及以下规定进行排板; a. 焊缝排板图、钢板排板图中下料尺寸、焊缝编号及件号应统一。 b. 筒节的最短长度: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不小于300mm,不锈钢不小于200mm。 c. 同一筒节纵缝应相互平行,相邻焊缝间的弧长距离:碳素钢和低合金钢不小于500mm,不锈钢不小于200mm。 d. 相邻筒节的纵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以及封头A类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A类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3倍筒节壁厚,且不小于100mm。 e. 容器内件和筒体焊接的焊缝,与其相邻焊缝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筒体壁厚,且不小于50mm。 f. 对于卧式容器,纵焊缝应位于壳体下部140°范围之外。支座包板角焊缝与筒体焊缝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筒节壁厚,且不小于50mm。 g. 封头由两块或三块钢板拼接时,拼接缝应呈水平或垂直,不宜斜置。 h. 筒体下料尺寸一般按实际测量封头中径展开尺寸配尺。 i. 筒体排板时纵、环焊缝应避开开孔边缘1.5倍开孔直径。 (2) 绘制排板图时,以施工图为依据,从节约材料的原则出发,根据所到材料规格的实际 情况,按3.(1)的规定,做到合理排板。 (3) 排板图上所标各开孔的轴向安装尺寸应以左封头或下封头与筒体对接焊缝为基准线 标注;环向安装尺寸以0°线为基准线测量,以外弧长表示,且在小于180°侧标注。 (4) 设备筒体展开分度线(0°、90°、180°、270°)一律以左视图或俯视图顺时针排列。 (5) 同一台设备的各部件,如封头、裙座等,它们的分度线标注应与筒体相同。 (6) 凡被支座、垫板或补强圈所覆盖的焊缝,以及必须在焊缝上开孔的,其两侧的焊缝按标准规定必须先做探伤,在排板图上用虚线框标出探伤部位和尺寸,并将要求详注于说明中。 4.下料、开孔 (1) 划线所用量具应符合国家计量标准规定,且按《计量管理制度》定期送检。 (2) 下料划线为压力容器制作的一个停止检查点。下料线应清晰均匀,钢尺松紧适当,数字准确,各种线条符号完整。 (3) 工艺文件要求带试板的设备零件,应在该零件下料的同时将试板划线下料,试板规格按工艺文件规定执行。 (4) 零件需拼接板时,一般在拼接板校平后再进行划线。 (5) 划线公差(mm): ΔA=0.5 ΔL=1-2 对角线差≤2(A为板长边,L为对角线) (6)下料时应考虑焊缝对接间隙及焊缝收缩量。焊缝间隙应依照压力容器焊接工艺文件;焊缝收缩量参考下表: 焊缝收缩量参考表 板厚 4-6 8-10 12-18 20-26 28-34 34-50 每道焊缝收缩量 0.5 1 1.5 2 2.5 3 5.检验样板 (1) 检验样板的检验面、线应尺寸准确、连续、光滑。样板应采用不小于0.5mm厚的铁板制作,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刚性。 (2) 不同规格的检验样板应由专人保管,防止丢失、损坏。 (3) 封头的检验样板用弦长等于封头内径3/4Di的1.25%。检查时应使样板垂直于待测表面。 第二章 组装工艺守则 【第0次修改】 第二章 组装工艺守则 1.总则 (1) 本守则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及不锈钢制压力容器的组装过程。 对不锈钢压力容器除按本规定执行外,还应遵守《不锈钢制压力容器制造工艺守则》的规定。 (2) 对组装完的零部件经检查合格后交下道工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