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地理 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 4.5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6.docx

发布:2025-02-23约3.6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6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说课稿新人教版选修6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地理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上午第二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实地调查或模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

2.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影响。

3.增强学生的综合思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探讨防治途径,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4.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地理信息系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等基础知识,对生态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对于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成因及防治措施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一年级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充满好奇,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有着较高的关注。他们在地理学科上的学习兴趣浓厚,具备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习风格上,学生偏好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首先,学生在分析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导致分析不够深入。其次,面对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找到有效的防治途径。此外,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实地调查和实验操作的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案例分析环节,让学生分析典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如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长江流域的污染治理,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3.运用项目导向学习,分组让学生模拟规划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利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呈现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纪录片片段,如沙漠化、水土流失等,引发学生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生活中有哪些行为对环境造成了影响?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3.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生态环境问题,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成因及防治途径。

2.教学重点:分析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探讨防治途径。

3.教学内容:

a.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5分钟)

-概述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如水土流失、沙漠化、水污染等。

-结合地图,展示不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

b.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5分钟)

-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途径(5分钟)

-介绍我国政府采取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讨论不同区域的防治措施,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提出防治建议。

a.案例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b.案例二: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案例,分享各自的观点和防治建议。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内容: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2.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做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等。

3.教师总结: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2.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将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实例。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