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 3.2球类运动基本技战术的运用 足球运球技术 教案.docx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3.2球类运动基本技战术的运用足球运球技术教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体育与健康3.2球类运动基本技战术的运用足球运球技术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要领。
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
教学内容:
1.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动作。
2.足球运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技巧。
3.足球运球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1.第一课时:讲解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让学生进行运球练习。
2.第二课时:讲解足球运球技术的练习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教学资源:
1.足球场地。
2.足球。
教学评价:
1.对学生足球运球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2.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进行评价。
核心素养目标
1.体育品德:通过足球运球技术的教学,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尊重对手和教练的良好体育品德。
2.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动作和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健康行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4.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足球运动基础,对足球运球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在知识方面,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足球规则和运球技巧;在能力方面,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运球,但仍有部分学生运球动作不够规范,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素质方面,具备一定的力量和速度,但耐力和灵活性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能够遵守纪律,尊重教练和同学,但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此外,部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情较高,愿意积极参与练习和比赛,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不足,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针对这些学情特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巩固学生的足球运球技术,提高运球动作的规范性,并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体育精神。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足球运动中找到乐趣,提高体育核心素养。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足球场地、足球、标志物、计时器、音响设备。
2.课程平台:无
3.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视频教程、足球运球技术图片。
4.教学手段: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分组教学法。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足球比赛精彩片段,引导学生关注足球运动中的运球技术。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在比赛中是否注意到球员的运球动作?他们是如何做到熟练运球的?”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讲授新课(10分钟)
教师在讲解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动作时,强调运球时的脚步配合、身体姿势和控球技巧。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展示正确的运球动作。
3.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大家在练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
4.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运球技术。教师观察学生的表现,并进行点评。
5.课堂提问(5分钟)
教师提问:“大家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运球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
6.总结与拓展(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足球运球技术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足球运动,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7.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
学生拍摄自己练习足球运球技术的视频,分析并改进自己的动作,下节课分享交流。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创新:在师生互动环节,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实战演练,培养学生竞技体育精神。在课后作业中,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学习效果
1.技能层面: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足球运球技术的基本动作,包括运球时的脚步配合、身体姿势和控球技巧。他们在实战中的运球动作更加规范,运球速度和灵活性得到提高。
2.团队协作:学生在分组练习和比赛中,能够更好地与队友配合,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他们学会了如何在实战中运用运球技术,与队友进行有效的传球和配合。
3.竞技体育精神: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展现了拼搏进取的精神,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他们明白了竞技体育的重要性,并能够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4.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课后作业中,能够自主练习足球运球技术,并拍摄视频进行